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網貸(P2P)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2349家,已連續數月減少。此外,P2P行業綜合收益率也連續6個月下行,降至10.38%。
另據記者了解,目前已有多個省市提早進入互金整治的清理整頓階段,競爭力不足的中小平臺加速退出網貸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已有243家平臺主動停業。
中小平臺加速關閉
數據顯示,今年6月新上線平臺僅有47家,而停業及問題平臺卻達94家。在停業及問題平臺方面,停業轉型平臺有53家、跑路23家、提現困難18家。
值得關注的是,6月份新上線平臺有47家,而2015年同期新上線平臺數量達207家,同比下降77.30%。
業內人士稱:“停業轉型類型的平臺數量占停業問題平臺的比例已經連續2個月超過50%,說明大多數平臺的退出正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地方互金協會動作頻頻
近期,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通訊方式召開了第一屆常務理事會2016年第一次會議,會議審議并表決通過了《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自律懲戒管理辦法》。
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外,地方互金協會在地方金融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也是動作頻頻。6月29日,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召開第二期互聯網金融機構高管培訓。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也在積極推進產品登記、信息披露、資金存管等方面的工作。記者獲悉,截至目前,18家會員平臺已接入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的產品登記平臺,所有會員及26家觀察員均已完成信息披露工作。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表示:“地方互金協會是連接政府和市場的橋梁,在規范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和推動監管進程方面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