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興英雄主義作品很多喜歡黑化or洗白,然后體現重點去表現血腥鏡頭,當然這樣可能比較容易反映現實,可能是所謂貼近真實的作品。但如果大家走進電影院的時候不想冒著被M16突突幾率提高的風險,所以雖然《蝙蝠俠:黑暗騎士》、《冰與火之歌》這樣的都是很好的作品,但是個人還是想說:導演們、編劇們,表現現實主義題材的時候不要太慌張,生命誠可貴,且作且珍惜。
但是是不是擔心就需要一刀切了呢?文化部和廣電總局這些部門,常常以此為借口對大量的作品進行一刀切式的封殺,而這種一刀切式的封殺不僅給大家帶來了反感,而且許多封殺的政治意義遠遠大于其文化或者教育意義、我在第一篇文章中就提到了分級制度的問題,其實如果有分級制度這個矛盾就會被大大緩解。而在沒有分級制度的情況下,所有的片子都要求是全年齡段的,而實際上這又是不可能的,你認為手撕鬼子(先不討論其荒唐性)這樣的鏡頭是一個全年齡段的鏡頭嗎?在這種所有作品應當弱智化的指揮棒下,加上躁動的環境,中國當前又怎么可能有好的作品出現,而偶爾有幾部說的過去的作品又很快被蜂擁而至的快餐作品所淹沒。
暴力是是人性的一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就如一把槍在那里,你承不承認它都在那里,關鍵是使用它的人想拿它來做什么。對于一部作品的好壞,最重要的是讀者能夠辨析出其中的好壞,特別是在當今的社會一部作品即使有內涵也需要商業化的元素來吸引觀眾,巨人就是這樣一部在商業化的包裝下依然能夠體現出豐富內涵的作品,正因為這樣它才與眾不同,所以我在看過富野由悠季“噴”的內容后我甚至能感受到。富野由悠季擔心的并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其中某些元素所帶來的影響。當今快餐化的潮流之下,很多人是不愿意多思考的,不愿意思考的人而去看一部需要大量思考的作品,我想這才是真正擔心的地方吧。
我想用我在一篇關于思考的文章中的片段結束本文:
思考是人類的翅膀,有人放棄了他們的翅膀,有人利用這對翅膀來作惡,還有人打著自由的旗號去侵害他人,但也有人展開翅膀是為了翱翔在天空追求我們的自由,你的翅膀為何而生?
去思考,你不會馬上得到快樂,甚至有時會陷于泥濘,但是只要你不斷去前進,在黑夜中尋找光明,你終將有一天能掙開屬于你的自由之翼。
我思故我在,我在我自由,你的翅膀為何而生?
VIA:曉夜嵐/進擊的巨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