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中心市區小學幼兒園招生有變化——
外來子弟入學 “三證”變“兩證”
日前,2016年秋季中心市區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意見同時出爐。記者從市教育局初幼教科獲悉,今年招生意見體現了“一堅持、三變化”的特點。
今年招生政策繼續堅持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原則,明確“三統一、五公開”。“三統一”,即中心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統一公布小學、幼兒園服務區域、招生程序和時間,統一公辦小學招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條件,統一民辦幼兒園招生資格。“五公開”,即明確在組織學校招生過程中,要向社會公開招生時間、招生計劃、招生服務區域范圍、招生辦法和招生結果。
泉州市的教育部門不斷對公辦小學和轄區內適齡兒童情況進行摸底核查,充分挖潛擴容,確保適齡兒童按時入學。圖片為開學時,學生在領取新課本。 (林勁峰 攝)
同時,今年招生政策也呈現了三大變化:
●2016年秋季外來隨遷子女入學條件由“三證”變“兩證”,取消“婚育證”。“兩證”指:提供父母一方實際在該區域內居住半年以上的居住證(暫住證)(辦理時間截止為2016年3月1日前)、務工證(在該區與企業簽訂的工作一年<含一年>以上的勞動合同或合法有效的個體工商營業執照且目前仍在該區務工、經商)(辦理時間截止為2015年9月1日前)。
●2017年秋季外來隨遷子女入學條件新變化。自2017年秋季起“兩證”有了新要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申請入讀中心市區公辦小學應提供父母一方實際在該區域內居住一年(含一年)以上的居住證、一年(含一年)以上的務工證。也就是說,2017年秋季要就讀公辦小學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父母的居住證和務工證在今年9月1日之前就要辦理。
●強調民辦學校應立足服務本區域。民辦小學應優先招收本區域適齡兒童,自覺規范招生行為,堅持免試入學的原則,不得通過任何考試方式招生,不得進行不實宣傳。民辦幼兒園應自覺規范招生行為,對持有居住證和務工證的進城務工人員,民辦園應優先招收。
6月20日,各小學、幼兒園將向社會發出招生通告
●招收片區內適齡兒童的程序和時間
7月3日—7月5日:各小學、公辦性質幼兒園接受服務片區內戶籍適齡兒童報名登記。
7月9日—7月11日:各小學、公辦性質幼兒園匯總片區內適齡兒童登記情況并進行資格審核。
8月1日前:各小學、公辦性質幼兒園公布服務片區內戶籍適齡兒童資格審核與錄取結果并及時分發錄取通知書。
●招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適齡子女程序和時間:
7月5日—7月7日:相關小學接受進城務工人員隨遷適齡子女申請入學登記。
7月10日—7月12日:相關小學匯總申請入學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適齡子女登記情況并進行資格審核。
8月1日前:相關小學公布進城務工人員隨遷適齡子女資格審核與錄取結果并及時分發錄取通知書。(記者陳玉珍 曾聰虹 通訊員曾志安)
泉州中心市區公辦小學招生片區4月前公布
片區內學生戶籍遷入時間截至3月1日
泉州晚報報道。 最新出臺的《泉州市教育局關于2016年秋季中心市區小學招生工作的意見》提出,今年繼續堅持“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原則,組織所劃定的招生片區內戶籍的適齡兒童按時就近免試入學。各區要統一在4月1日前,通過本區教育信息網及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轄區內小學的招生服務片區及招生規模。
今秋中心市區公辦小學的招生對象為戶籍關系在鯉城區、豐澤區及暫住在市區符合政策要求的年滿6周歲(2010年8月31日前出生未入學)的適齡兒童。一年級招收的學生戶籍遷入截止時間為當年的3月1日。具體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由各區教育局自行規定,市直小學由市教育局規定。
該意見要求,鯉城區、豐澤區教育局要按“就近入學”原則,科學合理劃定本區各小學的招生服務片區,繪制轄區內小學招生服務區示意圖,合理確定各小學招生規模。要對現有公辦小學和轄區內適齡兒童情況進行摸底核查,充分挖潛擴容,最大限度地提供學位,確保適齡兒童按時入學。
同時,鯉城區、豐澤區教育局應統籌安排公辦小學接受本轄區內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并公布相關小學名單。各區小學要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的統籌安排招收隨遷子女,堅持以居住地(暫住地)就近入學的原則,若申請登記入學人數超出本校的招生計劃,應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到其他學校就讀。
此外,嚴格控制學校班生規模,原則上一年級新生每班班生額45人,不得招收不足入學年齡的兒童入學;繼續落實省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子女、軍人子女就讀市區小學的有關照顧政策;普通小學應優先接受片區內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入學,特別要做好輕度智障兒童的隨班就讀工作,不得歧視或拒收;各區教育局、各小學應于招生期間設置專門的辦事窗口,并公布咨詢電話;嚴格招生紀律,維護教育公平,對違反招生紀律的人員要根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對利用招生欺詐斂財的違法行為要移交司法部門依法懲處。(記者陳玉珍 曾聰虹 通訊員曾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