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帶動有創新
“近年來,我們堅持把引導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作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重要抓手,注重在政策上鼓勵、資金上扶持、服務上優化,取得了一定成效。”蕉城區黨委組織部長姚錫鈴說,這些大學生創業項目,經過培育和壯大,不但成為當前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在推動寧德脫貧攻堅工作中也發揮著生力軍的作用。
在蕉城區石后鄉,木森農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作為大學生創業企業,目前已帶動200多位農民脫貧致富,成為真正的扶貧生力軍。負責人楊霏介紹,目前,合作社已經在石后鄉上竹洋、下竹洋流轉土地200多畝,建設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基地,擁有專業化生產線1條,生產車間及種植大棚共100多畝,保鮮庫1座,年生產能力150萬袋,2016年實現產值1000萬元。
合作社在帶動村民脫貧致富上,有自己的創新方式。“合作社成立以來,我們整合附近鄉村勞動力資源,引導外出務工青年回鄉創業,采取‘一帶一’‘一幫一’的模式,由1名合作社成員掛鉤聯系1戶有意向創業的貧困戶,從原料、資金、信息和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引導他們發展黑木耳、香菇、白玉菇和平菇等食用菌產業,促進形成以人帶戶、以戶帶片、以片帶村的格局,達到農業增效、農戶增收、貧困戶脫貧的目的”。
目前,合作社通過“產前原料提供+產中技術培訓+產后回購”的模式,已經在村民中發展社員101戶,新增就業崗位60多個,帶動周邊村約200名農民發展食用菌,促進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約2萬元。
帶動大的不止楊霏,目前,魏林海在蕉城區省級農民創業園內流轉群眾土地220畝,每畝每年給予群眾200公斤谷子的田租,同時綠城農業帶動周邊農戶300多戶,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100多人,年發放工資達130萬元。
數據顯示,蕉城區大學生自主創業項目目前已達220個,創業學生252名,帶動就業1889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