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學生創業企業受到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不少關注和幫扶。如今,發展壯大的他們響應政府號召,不斷適應社會需求,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大顯身手。
爭當轉型升級排頭兵
近年,寧德市蕉城區打造霍童溪生態經濟區,構筑以旅游生態為主,生態觀光特色農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輔的發展道路,打造一個新的小城鎮集群。
新思路新集群,需要同樣有新理念的人去開辟新天地。此時,創業者們來了。
2014年3月,出生于1987年的魏林海來到赤溪千畝高優園區,創辦了福建綠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根據這里特有的資源和優勢,我們發展名優無公害蔬菜水果種植和休閑娛樂游。”魏林海介紹,目前一期投入550萬元,建設了溫控大棚120畝、精選包裝廠房1130平方米和多功能保鮮庫600立方米,員工已有30多人。
如今,一年四季,大棚里黃瓜、絲瓜、茄子、櫻桃番茄、尖椒、哈密瓜、牛奶草莓等10多種優質蔬菜水果輪番上市,日均產量約1.5萬公斤,年產值近500萬元。2015年,他還簽約成為第一屆全國青運會的供應商,總量約10噸的蔬菜擺上青運餐桌,成為寧德市唯一的青運會蔬菜專供基地。
目前,像魏林海這樣在霍童溪生態經濟區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已有10多個,帶動了區域的創業氛圍,也帶來了活力和動能。
去年7月5日,寧德市政府發布《寧德市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兩個月后,蕉城區大學生創業園正式開園,畬羽文創手工坊、綠音口琴、泰亨工藝品等一批文創項目入駐。
蕉城區大學生創業聯盟秘書長林曉峰介紹,目前,創業園里已有大學生創業企業25家,涉及電商、文創、旅游、新農業、教育培訓、金融咨詢、APP軟件開發等多個領域。“我們在創業過程中,尤其在初期,得到了非常多的政策幫扶。現在漸漸發展穩定,期望多響應號召,做一些對家鄉有意義的事情,反哺家鄉發展。”林曉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