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藝術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社會上兒童美術考級的熱度也水漲船高。”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美協副主席宋亞平十分關注兒童美術考級的問題。她認為,現有兒童美術考級的價值取向與美育精神背道而馳,所產生的錯誤導向和負面效應,已對學校開展美育工作造成了不良影響。
“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作為著名畫家,宋亞平認為,兒童美術考級不要求兒童去觀察和表現生活,表達情感、想象和創意,只要求兒童翻來覆去地模仿,最終一考定級。
“這樣的美術考試違背兒童心理成長規律,打消了兒童對美術的興趣。不但不能配合核心素養的全面教育,還會干擾學校全面的美育目標,同時也誤導了家長和學生對藝術的認知。”宋亞平疾呼。
同時,社會上的美術考級機構普遍存在不具備評價資質、缺乏監管、盲目競爭等問題。宋亞平說,有的考級點不具備評價的資質,盲目競爭,標準也越來越低,通過率甚至達到96%,“畫得如何無所謂,反正都有證書”。更有甚者與培訓機構捆綁盈利。“考級把素質教育又變成了考試教育,這應該引起有關方面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對此,宋亞平建議,加強美育,完善教育評估機制,制止兒童美術考級。一方面,政府部門應對各級各類考級機構進行整頓,明確不準對12歲以下兒童進行包括動漫、水彩、水粉、色彩、油畫、國畫等技術門類在內的美術考級。另一方面,學校應該鼓勵孩子們多參與美術社會實踐及寫生活動,培養孩子們的藝術素養并對其進行記錄,作為以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一項指標。
此外,宋亞平還建議,開展美育和藝術通識教育,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用好博物館等公共教育資源,講好美術文化故事,加強媒體宣傳,提高全民審美認知。(記者 楊文懌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