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24日報道,近期,全國多地陸續進入中學體育考試時間,一些號稱可以幫助參考學生提高成績的氮泵類產品又“重出江湖”。專業人士介紹,在體考時服用此類產品對成績提升的幫助并不大,更多是起到心理安慰作用,而且服用過量還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對體考成績和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福州有不少中考體育培訓機構。 馮川葉 攝
“體育必須拿滿分”,可能每一個經歷過中考體育的人,小時候都有這樣被老師、家長要求的經歷。相比于文化課考試,體育考試看起來更容易,屬于“付出汗水就一定有收獲”的項目(身體疾病等原因除外)。體育拿不到滿分,往往會被歸因于懶惰。為了迎合這種需求,市面上出現了一些體育中考突擊培訓項目。
日前,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教委聯合印發《北京市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簡稱《標準》)引發關注。據了解,該《標準》是教育部《校外培訓管理條例》向社會征求意見之后,國內首份正式施行的體育培訓地方標準。《標準》中共列出20條具體規定,明確了校外體育培訓機構的設置條件,并對準入門檻、收費方式、培訓時間等都分別進行了詳盡規定。該《標準》中最引人關注的表述是:“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與體育中考等掛鉤,以防制造社會焦慮。”
服用富含咖啡因的氮泵類產品屬于“劍走偏鋒”,參加突擊培訓、進行針對性練習則是“臨陣磨槍”,都是為了中考體育拿高分,都可能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偏離了注重鍛煉、健康成長的初衷。本期互動調查對這一現象進行探討。
28日,福州市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晉安區、馬尾區及省、市屬有關學校中考體育基本結束(緩考的考生、回原籍考生、往屆生考試時間為5月7日)。在此過程中,一些考生和家庭如同文化課考試一樣,經歷了一個“備考”階段。不少中考生報了培訓班提前突擊,甚至有學生因突擊訓練而出現運動損傷。
張先生是福州一名中考生家長,為了能讓女兒在中考體育中獲得好成績,去年寒假開始,他給女兒報了中考體育培訓班。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張先生女兒的體育成績確實有所提高,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因為運動過度,導致韌帶撕裂,不得不申請缺考。
福州市中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賀告訴記者,近期醫院接診了不少因為“備考”而扭傷的中考生。“中考體育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提高身體素質,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拿高分而加強訓練,導致學生身體負擔過重,甚至造成損傷,這是不是偏離了初衷?”
記者調查了解到,春節過后,福州市中考體育培訓的市場需求不斷攀升。和張先生一樣,通過“報個班突擊一下”成為不少家長的首選。不少健身機構都推出了中考體育培訓項目,其中部分機構打出“中考體育提分”“中考體育滿分”的宣傳口號。
“中考前兩三個月是學生報名的高峰期。”位于鼓樓區的優沃體能訓練中心負責人翁煥欽告訴記者,“我們平均每年初中生學員數是六七十名,今年光一二月就收了接近30名學生,都是針對中考體育進行培優的。”
什么是“培優”?據翁煥欽解釋,培優主要是對中考體育涉及的項目進行針對性、技巧性練習。“我們以專項訓練為主,比如怎樣跑得更快,引體向上如何拉更多個。”
記者走訪發現,福州市面上開展中考體育培訓業務的主要有校外體育培訓機構、健身房、個人教練,單次課程費用在50元至300元不等,上課模式分3至8人小團體課和單人私教兩種模式。
接受“培優”的學生,成績一定會提高嗎?受訪的培訓機構負責人都告訴記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應試技巧,但前提是“學生配合”。“如果學生不愿意練,經常偷懶,那我們也會建議家長不要花這個冤枉錢。”一名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
記者注意到,《2024年福州市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與健康考試工作方案》于今年3月15日發布,方案明確指出:“我市體育中考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和模擬測試。任何機構以體育中考名義舉辦的輔導、培訓、模擬測試等均與我局無關,請各學校提醒考生和家長注意甄別,不要相信任何非官方網站發布的考試和培訓信息。”
專家說法
加強日常鍛煉是關鍵
福州市中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賀:膝關節韌帶、半月板損傷在青少年體育運動中發病率較高,運動引起的腰背部疼痛也是常見損傷之一,往往急性發病,此外,踝關節扭傷、手腕部的急性損傷都是常見的運動損傷。運動需要長期堅持,提高成績不是一朝一夕能促成的,運動前要做好熱身,使用正確的鍛煉方法,逐步加大運動量。還要學會運動損傷的對癥處理,例如發生手腕部損傷,應局部冷敷、避免按摩,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等固定患肢,及時送醫就診。特別提醒中學生,不要在疲憊狀態下進行劇烈運動,否則極容易受傷。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張爽:體育進中考的目的不是要通過考試賦分給學生,而是在以分數作為考試錄取依據的情況下,通過給體育“一席之地”,讓家長意識到身體健康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東南網記者 馮川葉 見習記者 唐宇松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