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四批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甘肅七個省份,今天迎來高考改革后首考。
今年,黑龍江、甘肅、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采用“3+1+2”選考模式,即,在語文、數學、外語三科統考科目外,從歷史、物理中,二選一;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四選二。
據了解,自2014年以來,全國共有29個省份分五批啟動了高考改革,按照從起始年級開始的原則,各地方案的啟動都是從當年秋季入學高一年級開始實施,三年后進行第一次高考改革模式的考試和錄取。其中,山西、河南、陜西、內蒙古、四川、云南、寧夏、青海8個第五批高考改革省份,將于明年迎來首考,也將采取“3+1+2”模式。根據各地實際,除了“3+1+2”選考模式,還有上海、浙江等6個省份采用的是“3+3”模式。
德清縣第一中學高三年級主任王敘權:浙江省實行的是“3+3”模式,第一個3,指的是語文、數學、外語3門必考科目,計入的是原始分,第二個3,是指3門選考科目,浙江考生可以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技術七門中,任選三門,按照等級進行賦分計入高考成績。
北京郵電大學教務處處長 卞佳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愛好,選擇考試的科目,就考最擅長的。對高校來說,可以按照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的需求去選定,比如說,選(選考科目有)物理加化學這樣子的(學生) ,對于聚焦某一類人才培養,也是非常好的。
(總臺央視記者 高晨源 趙學鋒 德清臺 姚杰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