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福建省一一個省級校園足球活動布局縣級城市,南安的校園足球模式,引得省內眾多縣級城市慕名前來“取經”。究竟是哪些獨特的發展模式,支撐著南安校園足球的繁榮?
校企合作解決場地設備人才問題模式
南安校園足球今天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一群熱愛足球的企業家,正因如此,“校企合作”成為南安校園足球的模式之一。
“‘校企合作’模式解決了不少學校場地、設備、人才問題。”南安市校園足協秘書長吳煥勇表示,據不完全統計,閩南科技學院、固美金屬、中藝景觀、溪石股份等企業負責人為南安校園足球發展捐資達數百萬元。
結對發展構建中小學三級足球體系模式
如何避免校園足球青黃不接,讓足球發展可持續?這是南安校園足球工作全面鋪開之后,南安足協和校足辦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目前,全市有些學校還未有校園足球活動,這樣就會出現小學生上中學后中斷踢球,或者學校招收不到有踢球經驗的學生問題。長此以往,不利于南安足球的長遠發展。
通過不斷地探索,南安校園足球發展出了另一個模式——中學與小學進行校園足球結對發展。
在霞美鎮錦源小學,學校足球隊放學后,都會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訓練,教練是來自寶蓮中學的足球隊老師。
“這將銜接中小學的梯隊培養,形成小學-初中-高中三級足球體系,從而帶動霞美鎮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寶蓮中學校長鄭榮祥說,一方面寶蓮中學可以發揮足球優勢幫助錦源小學,另一方面錦源小學則能向寶蓮中學輸送優秀足球隊員,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