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考政治一帶一路典例分析
【典型例題】
(2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于中國古都長安和洛陽,連接亞洲、政洲和非洲的古代陸上商業貿易路線,它擾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聯結在一起。中國的四大發明、養蠶絲織技術以及絲綢制品、茶葉、瓷器等,通過絲綢之路傳送到亞洲、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同時,中外商人通過絲綢之路,將中亞的駿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樂、熬糖法、醫藥,西亞的樂器、金銀器制作技術、天文學、數學等輸入中國。學科網[來源:學科網ZXXK]
材料二 2013年5月14日 ,由文化部、外交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共同組織開展的2013年“中阿絲綢之路文化之旅”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該活動是針對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開展的大型系列文化交流活動,旨在打造對阿文化交流新品牌,塑造中國文化嶄新的整體形象,向阿拉伯民眾呈現一個涵蓋傳統與現代的文化藝術“中國夢”。近年來,中阿文化交流與合作整體進展順利,雙方積極派團參加在對方國舉辦的國際藝術節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推動了雙方民眾的廣泛參與,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既有效提升了中華文化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也為中國人民了解阿拉伯文化起到了媒介作用。
(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分析絲綢之路對中外文化交流與發展的意義。(8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知識,分析開展中阿文化交流與合作舉措的依據。(14分)
【參考答案】
(1)①絲綢之路繁榮了商業貿易,商業貿易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不僅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4分)②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借鑒與融合過程,不斷進行文化創新。(4分)
(2)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中阿絲綢之路文化之旅活動依托歷史文化資源,反映時代的要求,促進文化發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5分)②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中阿文化交流推動了雙方民眾的廣泛參與,發揮了民眾的主體作用;(5分)③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中阿文化交流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