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來了,2018高校招錄政策變化幾何
▲ 大類招生深入推進,特色培養更為突出
大類招生已成高校共識,今年不少高校在原有大類的基礎上對專業設置、招生規模、培養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微調,更加注重需求,突出學校特色。
今年是清華大學試行大類招生的第二年,大類招生改革仍將平穩推進,但部分大類包括的專業方向有微調,如醫學院的醫學實驗班不再放在化生類招生,而是進入臨床醫學類招生等。清華全國招生總規模略增,擴招40人以內,并新增“丘成桐數學英才班”和臨床醫學類(醫學實驗班)。
清華大學招辦主任劉震表示,對大類改革進一步優化,一方面是為了推進學校的綜合改革,另一方面也兼顧了院系人才培養的需求。通過這種調整,能夠使得大類改革真正對清華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產生深遠影響。
在人才培養方式上,人大在人文科學實驗班開放自主學習機制,在學科內部打通專業選修課程,并給予學生入學及一年后兩次自主選擇學院和專業的機會。
▲ 綜合素質日益受重視,調整錄取政策吸引優秀生源
浙江大學2018年在浙江省繼續實施“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招生規模較過去擴大,主要投放到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和醫學院臨床醫學的指標上。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浙江大學調整了“三位一體”的比重,其中高考投檔成績比重由2017年的80%下調為60%,學校綜合測試上調為30%,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不變。
北大在對優質生源的“全面考量”中,將選拔由“考場”轉向“舞臺”,測試的目的不是單純考核,而是讓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興趣特長和綜合素養,科學高效地選拔出具有特殊天賦和才能的學生,并使考生在測試過程中提升學識、視野和能力。
▲ 順應新高考改革,不少高校提前布局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在教育綜合改革中居于龍頭地位。去年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穩落地,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啟動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從今年起還有17個省份要開啟改革進程。
尊重學生的專業選擇權,是未來高考招生錄取的大趨勢。北京理工大學招辦副主任尹立介紹說,學校順應高招改革大趨勢,從高校錄取過程中對考生專業的“包辦”轉變為“你的專業你做主”,在北京生源中試點,讓所有上線的考生都能就讀首選的心儀專業,避免專業退而求其次或者被調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