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平
生物:科學備戰 對癥下藥
在最后的備考階段應注意幾個方面。
一、回歸課本,夯實基礎
學生回歸課本,在通讀課本過程中特別關注以下幾點:
(1)加強基本概念的記憶、理解和應用,特別是易混淆的概念。如:光合速率和凈光合速率,交叉互換和易位,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2)掌握生物實驗方法:離心法,紙層析法,同位素標記法,標志重捕法,樣方法等。
(3)加強課本重要語句的理解與應用:課本的結論性語句往往成為選擇題命題的要點和非選擇題表達的依據。
(4)注重課本圖表、圖解信息,并懂得靈活轉化各類圖表信息。歷年高考生物選擇必有圖表信息題,而課本的圖表、圖解是命題者很好的命題材料。所以把課本的圖解看細看透,懂得融會貫通,靈活轉化利用是至關重要的。
通過該方法補缺補漏,認識自己問題所在,對癥下藥。
二、注重學生對知識網絡的構建并應用
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是至關重要的。在許多輔導書中也有歸納好的知識網絡圖。首先要引導學生將這些知識真正內化為自身的知識結構,變課本知識為自己的學問,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其次,可以讓學生嘗試構建知識網絡,知識點連接形成知識鏈,再由知識鏈形成知識網絡,進行聯系記憶,有利于學生化短暫記憶為永久記憶,更加靈活應用知識。
三、精題精練,強化學生各方面能力,強抓答題規范
后期題目量不能太多,做到精選,精講。
精選是指嚴格依據考綱要求來選題,做到“不偏”“不怪”“不多”“不要太難”,給學生“定心丸”, 讓學生有更好的心態來迎接高考,“不多”讓學生留下更多的時間回歸課本,做題后反思,增強答題規范。
精講是指針對學生的答題情況做出相應對策,特別從審題和評卷標準入手進行詳細指導。第一,老師對題干進行分類,如果題干是這樣的,文字+一幅或幾幅組合圖,學生最好對題目中的文字閱讀兩遍,并將重要信息圈起來,而圖形匆匆掃過就可以,為什么呢?生物非選擇題就是這樣,一道大題中有很多小題,并不是每一小題都用到圖(考查學生記憶),而如果涉及到用題目中的圖,那么小題中肯定會有提示:據圖一或據圖二等等,其實選擇題如果有圖也是類似的情況。如果題干是這樣:沒有圖。那么直接挖掘關鍵點,關鍵點一般是新穎的,也是我們答題的依據所在。準確獲取題干消息后,一般就可以準確答題,但是一旦涉及到學生相對比較薄弱——表述方面的考查時,我們又應當怎么處理呢?告知學生:考查表述方面的題目往往會有這樣的一個規律——題干的指向性非常明確,要求從哪個角度來回答問題,那難題就會簡單化。第二,每次講評試題時,告知學生評分標準,讓學生更清楚自己問題所在。因此通過強化“審題”,依據“評分標準”,學生可以進一步地加強答題規范。
更多信息和備考資料可點擊查看:2015年福建省高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