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合并了本科批次,每位考生可以填報15所院校志愿,一定程度上讓廣東考生選擇度更大了。如何填報志愿,才能進入心儀的高校呢?來聽聽廣東各大高校專家的意見吧!
廣州醫科大學學生工作處副處長麥倩摯說,今年雖然一本二本合并,但是各院校近年的錄取排位還是很有參考性的。一般來講,大部分院校的出檔排位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對于考生填報愿望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的問題,建議考生在結合自己興趣愛好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填報高校的辦學情況,一定要合理運用自己的成績排位與所填報的院校及專業的出檔排位做好分析比對。麥倩摯說:“對于選院校優先可以沖報,對于選專業優先則要穩報,但是無論哪種填報愿望,還是要填報一些院校來保底,避免出不了檔的風險。”
南方醫科大學教務處處長黃文華提醒廣大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需要先鎖定目標院校。考生根據近幾年各高校錄取分數和最低錄取排位的情況,結合自己的成績和興趣確定所能填報的院校范圍,建議最好是看目標高校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和對應排位,以此來判斷自己被投檔到某個高校的機會。
黃文華說,鎖定目標院校之后,建議考生要對每個院校的情況進行研究。首先重點看高校招生章程。每個高校的錄取規則、每個專業對體檢結果的要求、對政策性加分的規定、對招收往屆生有沒有限制、男女比例有沒有限制等,在招生章程中都會寫得清清楚楚,要對錄取規則進行仔細研讀。
其次是要重點研究每個專業近幾年錄取情況,譬如錄取最低分與本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的分差、平均分與本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的分差、錄取考生的最低排名。把這三個數據結合起來,就可以大致判斷自己被某個專業錄取的概率。如果能連續研究五年的數據,把握性就會更大一些。
填報 遵循“沖、穩、保”規則拉開梯度
麥倩摯說,今年廣東省錄取一本二本批次合并,變為一個本科批次錄取,有15個院校志愿填報,雖然錄取政策有變化,但是錄取投檔的方式沒有改變,還是平行志愿錄取。因此建議考生要充分理解平行志愿投檔的原理,用好15個院校志愿。
黃文華說,填報志愿一定要遵循“沖、穩、保”的規則。在填報院校志愿的時候,要合理拉開院校差距。他說,今年廣東省高考改革,每位考生可以填報15所院校志愿,一定程度上讓廣東考生選擇度更大了,但建議考生還是要適當合理的拉開差距。
“A、B、C、D四個院校可以沖一沖,選擇心中比較向往的、比較理想心儀的但是往年錄取分數比自己成績又稍高些的高校; E、F、G、H、I、J、K院校志愿則要相對穩一穩,選擇與往年錄取分數跟自己成績相當的高校;L、M、N、O這4所作為保底院校。”黃文華提醒,建議不要選擇早早就能錄滿的熱門院校,而要選擇往年計劃較多,生源相對不足、有時需要征集志愿進行錄取的高校。
暨南大學招辦有關負責人指出,近年實行平行志愿提高了“沖高”填報的機會。填報第一志愿組時:A、B志愿可以適當“大沖”,填報自己心儀、向往又比自己成績稍高些的院校;C、D志愿可以適當“小沖”的院校。E、F、G、H、I、J、K志愿則要相對“穩穩”,填報與自己成績相當的高校;L、M志愿則應該“小保”,以能確保錄取為出發點,填報往年報考人數較少,計劃不多的高校。N、O志愿則應該“大保”,以能確保錄取為出發點,填報往年報考人數較少,計劃較多的高校。院校志愿之間,建議要有5分以上的級差,NO志愿,要基本保到底。喜歡暨南大學的同學,建議在A志愿填報暨南大學。
廣州大學招生處有關負責人提醒,平行志愿中的15個院校雖然是平行的,但計算機檢索投檔是有先后的。因此,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時,最好將最想就讀的學校填在靠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