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寶雞市事業單位招考中,考生李某某填報專業與招考要求不符,7道程序都沒有發現問題,后經實名舉報后,寶雞市人社局決定辭退錄用已上班3個月的李某某。(2月20日 新華網)
事業編招考被錄用者專業不符,考生上班三月被辭,這樣的故事,正是一種“事故”,更讓本來嚴肅的事業單位招聘蒙羞。7道關卡層層把關,竟然把不住關最基本的“專業不符”?這樣的失誤,已經是嚴重瀆職。
事業單位招聘,往往因其“鐵飯碗”屬性而讓考生趨之若鶩,雖然不如國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般殘酷,但也競爭激烈。因而,對于這樣的招聘更應該嚴肅把關才是。試想,若不是落榜的舉報者尉某在已經上班的李某某的QQ空間,發現問題并舉報,已上班3個月的李某某很可能永遠上著班。既然李某某的專業和招聘的崗位專業完全不符,怎么能堂而皇之跨越7道關卡?這么嚴重的漏洞為何無人察覺?是失誤還是背后有貓膩?若是失誤,那作為專業招聘,豈能倒在最基本的條件審核上?若是貓膩,那是不是該揪出背后人和事?
退一步講,這事真是一種失誤。那如何解釋,只要7道關卡中的任何一關,就能及時發現問題,而偏偏這樣的層層關卡在實際結果中成了虛設。按規定,從10個步驟中的第4個流程開始,報考者李某某的信息便與人社部門碰面了,涉及從報名初審到錄用上班的7個流程,過五關斬六將的李某某“專業不符”的問題沒有一人發現,恐怕簡單用一個“失誤”來定義,難以服眾。
事業單位招聘,必須嚴肅。按照《陜西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辦法》規定,公開招聘工作應當做到信息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而對李某某事件,公眾并沒有感受到真正的“透明”,貌似從招錄到上班都給人一種“不正常”之感,公信力何在?
盡管當前當地人社局紀檢監察室表示,“經過調查,確認無人違紀”,但這絲毫不能抵消麟游縣農業局7道關卡把關都招錄失敗的事實,更對第二名的尉某造成了嚴重傷害。因為按照寶雞市人社局“公示期滿后不再遞補”的規定,尉某的補錄要求并不不符合遞補政策,不能進入遞補程序,這也意味著尉某因沒有及時遞補而失去了工作。而該事件的問題,并非出在尉某身上,因為他發現時李某某已經公示后并上班了,反而如果不是他的發現,李某某就會堂而皇之地繼續上班,7道關卡把不住關的嚴重瀆職事件也會沉入海底,這無疑對他很不公平。
問題不在自己身上,自己卻埋了單,我們同情尉某的同時也該反思下事業單位招聘。近年來,事業單位招聘出現了一些雜音。如太原事業單位招錄經過3次審核,卻因“專業不符”取消了第一名張翔錄取資格。連報名條件都不合格的張翔,是如何“躲”過多次審核的?工作人員怎么就能在層層把關之下“走馬觀花”?這樣的“意外”,更是“人禍”。
眾多類似事件像鏡子一樣,照出了招聘單位的粗心馬虎和不負責態度。這樣的意外,難僅以“錯了”簡單掃尾,更該查清責任并嚴懲,從而維護招聘的嚴肅性。文/姜春康
原標題:“7道關卡把不住關”是嚴重瀆職
責任編輯:黃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