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于北京聯合大學的“草莓村官”王麗娜,曾擔任北京市平谷區馬坊鎮二條街村村委會主任助理,她積極引進設施農業打造“大棚草莓種植村”,村民大棚年均收益3萬元。在她的建議下,村里成立有機果蔬產銷專業合作社,籌建了農民學校,建成了村民自己的苗木組織實驗室。
日前,北京聯合大學召開大學生村官發展論壇暨北京聯合大學村官校友會成立大會。北京市“五四獎章”獲得者、優秀村官校友王麗娜當選為該校村官校友會理事會首任會長。
為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2006年,北京市啟動開展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一批批大學生村官扎根京郊農村,立足學科專業和當地實際,“學以致用”創新開展工作,充實基層政權力量,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在服務“三農”中揮灑激揚的青春。
北京每年選聘一批應屆大學生到農村基層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助理,統稱為“大學生村官”。“2006年至2016年,北京共選聘大學生村官24851名。”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處(大學生村官處)處長劉洪朗說。
10年來,北京市大學生村官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帶領農民創業致富,帶動農村產業發展。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的黎翔,曾擔任房山區良鄉鎮侯莊村黨支部書記助理。他成立了“北京天天尚翔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體育學院等高校合作,在全國建立了20個訓練基地,吸納當地人員就業。
在基層農村,大學生村官們還充分利用自身特長,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畢業于北京聯合大學的張辛來福,曾擔任延慶區延慶鎮八里莊村村委會主任助理。在村期間,他利用個人拉二胡的特長,在八里莊村中心小學免費教授學生二胡,指導十余名學生通過了全國二胡等級考試。
“10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中,畢業于北京聯合大學的大學生村官有2000多人,占到全市的8%。”北京聯合大學黨委副書記周志成說,村官校友會將深入落實城市型、應用型大學辦學定位,加強彼此聯系與交流,發揮村官校友在學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并積極開展“走基層·識北京”活動,在新時代為首都新農村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劉洪朗介紹說,從2017年開始,北京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工作并軌,每年選調400名左右應屆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統稱為“大學生村官(選調生)”。選調范圍為列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北京生源、北京地區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北京生源應屆優秀畢業生,今年招考范圍擴大到京外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優秀畢業生。(記者 余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