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行測言語理解真題來看,片段閱讀題的考點比較穩定,主旨觀點題的題量一直是片段閱讀題的重點,是片段閱讀中題量最大的題型。這也是言語理解模塊取得高分的關鍵。但很多考生一直糾結于一個問題,那就是拿到一道片段閱讀題,到底是“本分”地歸納觀點?還是大膽地推測意圖?今天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就來跟大家一起探討下這個問題,其實考生大可不必想太多,刻意區別觀點和意圖不但不是捷徑,反而會給解題帶來反作用,考生不如按部就班地尋找關鍵詞句、提煉主題和分析題干結構。
一、“火眼金睛”抓關鍵詞句
首先什么是觀點呢?其實就是指作者在文段中想表達的態度以及傾向,作者的觀點傾向能夠幫助考生尋找文段的重點信息。文段中常常出現一些引導觀點類的詞語,如:認為、估計、預測、表明、說明、批判、作者認為、筆者看來、專家表示、結論顯示、實驗發現、由此看來、遺憾的是、可惜的是、可喜的是、令人欣慰的是等等,這些關鍵詞均為考生在考試時應重點關注的信息。
【例題】將“幸福”傳感器放在人體表面或植入人體,通過各項指標可測出人們每一刻的幸福指數。沒有一個“幸福”傳感器會是完美無缺的,而且也不需要。溫度計被發明出來時也很不精確,但隨著時間推移,溫度計的設計日漸精致,現已是不可或缺的日用品。科學家們相信,“幸福”傳感器也將遵循類似進化進程,雖然它們在評估人們心理狀態時總會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可穿戴傳感器卻已比衡量幸福的傳統工具來得更為低調,更加易用。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任何“幸福”傳感器都不可能完美無缺
B.“幸福”傳感器會向著高精度的方向發展
C.“幸福”傳感器將成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D.人類并不需要完美無缺的“幸福”傳感器
【解析】選C。閱讀文章后會發現作者引用了科學家們的觀點,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短語就是“科學家們相信”,而后面的“幸福傳感器也將遵循類似進化進程,雖然它們在評估人們心理狀態時總會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可穿戴傳感器卻已比衡量幸福的傳統工具來得更為低調,更加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