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邏輯判斷。
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答案。注意:正確的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101、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以上觀點的前提是:
A.貧困的代際傳遞導致教育的落后
B.富有階層大都受過良好教育
C.扶貧工作難,扶智工作更難
D.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財富
102、有調查顯示,部分學生缺乏創造力。研究者認為,具有創造力的孩子在幼年時都比較淘氣,而在一些家庭,小孩如果淘氣就會被家長嚴厲呵斥,這導致他們只能乖乖聽話,創造力就有所下降。
這項調查最能支持的論斷是:
A.幼年是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B.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C.幼年聽話的孩子長大之后可能缺乏創造力
D.有些家長對小孩淘氣傾向于采取比較嚴厲的態度
103、人們普遍認為,保持樂觀心態會促進健康。但一項對7萬名50歲左右的女性進行的長達十年的追蹤研究發現,長期保持樂觀心態的被試與悲觀被試在死亡率上并沒有差異,研究者據此認為,心態樂觀與否與健康沒有關系。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研究者的結論?
A.在這項研究的被試中悲觀的人更多患有慢性疾病,雖然尚未嚴重到致命的程度
B.與悲觀的人相比,樂觀的人患病后會更積極主動地治療
C.樂觀的人往往對身體不會特別關注,有時一些致命性疾病無法及早發現
D.女性更善于維持和諧的人際關系,而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健康
104、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每年平均爆發的大型龍卷風的次數從10次左右上升至15次。與此同時,人類活動激增,全球氣候明顯變暖,有人據此認為,氣候變暖導致龍卷風爆發次數增加。以下哪項如果為真,不能削弱上述結論?
A.龍卷風的類型多樣,全球變暖后,小型龍卷風出現的次數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B.氣候溫暖是龍卷風形成的一個必要條件,幾乎所有龍卷風的形成都與當地較高的溫度有關
C.盡管全球變暖,龍卷風依然最多地發生在美國的中西部地區,其他地區的龍卷風現象并不多見
D.龍卷風是雷暴天氣(即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性天氣)的產物,只要在雷雨天氣下出現極強的空氣對流,就容易發生龍卷風
105、日前,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彈性超強的新材料,這種材料可以由1英寸被拉伸到100英寸以上,同時這一材料可以自行修復且能通過電壓控制動作。因此研究者認為,利用該材料可以制成人工肌肉,替代人體肌肉,從而為那些肌肉損傷后無法恢復功能的患者帶來福音。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不能支持研究者的觀點?
A.該材料制成的人工肌肉在受到破壞或損傷后能立即啟動修復機制,比正常肌肉的康復速度快
B.該材料在電刺激下會發生膨脹或收縮,具有良好的柔韌性,與正常肌肉十分接近
C.目前,該材料研制成的人工肌肉尚不能與人體神經很好的契合,無法實現精準抓取物體等動作
D.一般材料如果被破壞,需通過溶劑修復或熱修復復原,而該材料在室溫下就能自行恢復
106、以下哪門課程不能安排在第4天?
A.歷史
B.哲學
C.藝術
D.宗教
107、以下哪門課程安排在任意一天都有可能?
A.數學
B.宗教
C.統計
D.以上都不是
108、以下哪門課程不能開設兩次?
A.哲學
B.邏輯
C.統計
D.歷史
109、邏輯課程不能排在第幾天?
A.第1天
B.第2天
C.第3天
D.第4天
110、如果宗教課程開設兩次,那么歷史課程安排在哪一天?
A.第1天
B.第2天
C.第3天
D.第4天
第五部分 資料分析
所給出的圖、表、文字或綜合性資料均有若干個問題要你回答,你應根據資料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和判斷處理。
一、根據以下資料,回答下列5題。
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GDP之和約為12.0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16.0%;人口總數約為32.1億人,占全球總人口的43.4%;對外貿易總額(進口額+出口額)約為71885.6億美元,占全球貿易總額的21.7%。
111、2016年全球貿易總額約為多少萬億美元?
A、28
B、33
C、40
D、75
112、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東歐20國的人均GDP約是中亞5國的多少倍?
A、2.5
B、3.6
C、5.3
D、11.7
113、“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區域中,2016年進口額與出口額數值相差最大的是:
A東南亞11國
B南亞8國
C西亞、北非19國
D東歐20國
114、2016年,蒙古GDP約占全球總體GDP的:
A、0.61%
B、1.56%
C、0.06%
D、0.16%
115、關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16年狀況,能夠從上述資料中推出的是:
A、超過六成人口集中在南亞地區
B、東南亞和南業國家GDP之和占全球的8%以上
C、平均每個南亞國家對外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
D、平均每個東歐國家的進口額高于平均每個西亞、北非國家的進口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