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廣東公務員考試于2017年4月8日舉行,雖然本次考試根據不同職位筆試成績計算方法略有不同,試卷內容略有差異,但行測總題量依然為100道,難度與往年持平,題型設置仍然保持了鮮明的廣東特色,數字推理和科學推理兩大特殊題型仍然存在,且占比較大。
以下是對各專項具體考情的詳細解讀: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2017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與2016年相比,變化不大,均考查了選詞填空和閱讀理解兩種題型。具體的考試特點如下:
1.選詞填空題量考查內容主要涉及實詞和成語。所選材料的政治化是廣東省考選詞填空的一大特色。從材料形式來看,一段話式和分句式考查均有涉及,考查形式靈活。對于實詞和成語,詞義辨析是基礎,利用詞語間的對應關系是核心方法。
2.閱讀理解只考查片段閱讀。題型主要包括主旨觀點題和細節判斷題,材料亦以政治性材料為主,主要考查考生把握文段主旨、深入理解文意、快速甄別細節信息的能力。
【例題】改革進入深層的利益調整和權力重構階段,阻力越來越大。但是,再硬的骨頭也要啃下來,再深的河水也要蹚過去。政府改革的核心是簡政放權、轉變職能。中央三令五申,實施清單制度,力度不可謂不大,但成效卻難以讓百姓滿意。在不少地方和部門,該放的權力難以放到位,該管的環境難以管理好。那么多的“雙創”行為受制于政策的懸置,那么多的企業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了行政審批的“最后一公里”。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
A.改革越深入,遭遇的阻力越大
B.改革不可回避,陣痛在所難免
C.改革深入攻堅,已是不容遲滯
D.創新發展的巨大潛能蘊藏在改革之中
解讀:文段首先指出改革進入攻堅,阻力越來越大。接著以“但是”轉折,強調改革阻力大也必須堅持進行,政府改革的核心是簡政放權、轉變職能。進而論述當前形勢——改革成效難以讓百姓滿意,企業被行政審批掣肘——簡政放權、轉變職能沒有做到位。文段圍繞改革阻力和改革的決心論述,A、B兩項只提及改革阻力,D項的“創新”文段未涉及,均排除。故本題答案為C。
(重要提示:試題來源于網絡)
二、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部分共15題,包含了兩種題型:其中數字推理主要考查等差數列變式、平方數列、積數列變式等基本數列;數學運算主要考查行程問題、濃度問題、容斥問題、排列組合問題、植樹問題等。
三、常識應用
2017年廣東公務員行測考試常識應用題量跟往年一樣,考查單選題15題,考查學科涉及政治、科技生活、地理等。其中,科技生活考查比重較大,多考查生物、物理、化學原理。同時,考查內容也會結合國家最新的政策、戰略規劃等相關熱點,如“海上絲綢之路”“供給側結構改革”。
【例題】“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包括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以下城市不屬于“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中主要港口的是( )。
A.廣州 B.泉州
C.寧波 D.廈門
解讀:海上絲綢之路的三大著名港口是廣州、泉州、寧波。廣州是史上唯一逾二千年長盛不衰的大港;泉州在元代時是為世界第一大港;寧波是經久不衰的東海大港。故本題答案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