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4
以下是專家意見摘錄。
人類經過了農業時代,工業時代,進入了現在的互聯網時代,接下來的時代應該是“想象力經濟時代”。設計師將是那一個時代的主人。
2016年,一場以“創造不可能”為主題的全球創新設計大會走入了人們的視野。數十位設計大咖通過對時代痛點與未來發展趨勢的解讀與暢想,讓我們第一次了解了“新物種”“爆款計劃”以及“想象力經濟”這些概念中隱含的巨大價值。中國領先的創新設計平臺,則以“眾創”的模式推動想象力向生產力轉化,致力于用設計創造更多經濟價值。
這里面所體現的“共享設計”的理念,激發了個人創造力的覺醒,并由此引領設計新風潮。這一全新理念,意在打造一個集企業、用戶、設計師為一體的共享生態圈,同時將設計上升到了一個“眾創”的維度,賦予每個參與者以創造者和受益者的雙重身份,由此推動想象力的價值鏈實現最大化的延展。
讓想象力產生價值乘數效應,這正是“眾創”所希望的結果。共享價值的實現,激發了更多人加入共享設計生態圈。
設計師可以通過與用戶進行交流汲取全新的創意靈感,與企業溝通將設計轉變為惠及大眾的創新產品。企業家也有了機會向用戶展現自身的創意產品,聆聽他們的想象進而洞察他們的需求,讓具有創造力的設計師助力企業的產品創新,進而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當用戶需求被設計師解讀,并對產品進行重新創作,優秀的產品便產生了,這個產品再造并走向市場形成商業價值的過程,就是想象力經濟的落地體現。想象力經濟的本質正是將人的創新精神轉化為商業價值的一個過程。
想象力是消費升級的原動力,消費升級反映了消費水平和發展趨勢,讓消費者為內心的歸屬感買單,其突破口在于找到消費者真正的欲求。
每個時代都會出現某種經典產品來推動社會的發展和變革,互聯網時代的是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智能時代的是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器人普及后,對人類來說,想象力將會成為下一個時代的主導,設計師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使萬物產生共聯,共享經濟的產生讓社會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個體創造力的連接與共享是想象力經濟發揮價值的基礎。個人創造力的覺醒、企業創新力的橫空出世推動想象力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新驅動力。而創造力共享讓每一個天馬行空的創意設計變現,從而創造更多顛覆時代的爆款產品,充分挖掘設計師個體的價值。
只要擁有想象力,敢于創新,就有可能迎來想象力經濟的時代。
資料5
有學者認為:“人最偉大的特點和優勢不只是會學習,關鍵在于富有想象力,具有穿越未來的能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重要。”
想象力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天賦。想象力是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也是一種創造力。培養想象力并非要拋棄知識,而是相反,需要更多元、更豐富、更深遠的知識集群。
人工智能技術正在不斷推動移動互聯網形態完成新變化,完成更自主的信息捕捉,更智慧的分析判斷。然而人工智能無論如何先進,終究無法超越人類的審美和想象力,無法超越每一個人呼之欲出的創造能動性。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浩如煙海的知識網中,科學、藝術和古文化對于想象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構成了想象力的源泉。
提出了“證偽主義”的波普爾,在科學認識上刷新了人類的認識:敢于批判,不斷質疑,是科學精神的核心。這和傳統的科學認知“科學是經驗積累的產物,被證明或者被無數次重復驗證的科學理論就是永遠正確的”,很不一樣。
藝術,作為代表美的精神力量,貫穿于人類發展的全時空。有了它,人類可以無止境地向著無限美麗的世界前進。
歷經多少世紀而留存下來的古文化,蘊含著需要想象力才能充分挖掘的驚人智慧和秘密,它是保持想象力永不枯竭的源泉。不少思維活躍的前沿科學家都是人類學和古文化的愛好者。他們研究的科學決然不是宗教,但是,他們比任何人都敏感于那些古老民族的神秘文化和宗教,并從中大量汲取了養分。
而中國人的想象力則更有自己文化傳統的優勢可以依托,中國人的古典文學和傳統藝術催生了一代代中國人的東方式靈感,莊周的夢蝶,屈原的《天問》,敦煌的飛天,李白心中的皓月……,都蘊含著值得中國人真正去體味的傳統文化的智慧和美。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幾乎每一個當代在創新領域有所建樹的人,都可以捕捉到他們從科學、藝術和古文化中汲取想象力的痕跡。然而,想象力并不獨為創新者所占有,在平凡的生活中,想象力能給每一個人以幸福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