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全文如下: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轉型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激發農村經濟社會活力;支持地方先行先試,尊重農民群眾實踐創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允許采取差異性、過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鄉統籌聯動,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努力走出一條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2014年及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要按照穩定政策、改革創新、持續發展的總要求,力爭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取得新進展。
一、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1.抓緊構建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國理政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2.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繼續堅持市場定價原則,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逐步建立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切實保證農民收益。
3.健全農產品市場調控制度。
4.合理利用國際農產品市場。
5.強化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
二、強化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6.健全“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完善財政支農政策,增加“三農”支出。公共財政要堅持把“三農”作為支出重點。
7.完善農業補貼政策。按照穩定存量、增加總量、完善方法、逐步調整的要求,積極開展改進農業補貼辦法的試點試驗。繼續實行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政策,新增補貼向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產區傾斜。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按實際糧食播種面積或產量對生產者補貼試點,提高補貼精準性、指向性。
8.加快建立利益補償機制。
9.整合和統籌使用涉農資金。穩步推進從財政預算編制環節清理和歸并整合涉農資金。
10.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管護機制。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落實灌排工程運行維護經費財政補助政策。開展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探索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新機制。
11.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對具備條件的項目,實施法人責任制和專員制,推行農業領域國家科技報告制度。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發揮高校在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中的作用。
12.加快發展現代種業和農業機械化。
13.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三、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14.促進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強化監督考核和激勵約束。分區域規模化推進高效節水灌溉行動。
15.開展農業資源休養生息試點。抓緊編制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試點。從2014年開始,繼續在陡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
16.加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抓緊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林業重大工程。
四、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17.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并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在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2015年基本完成草原確權承包和基本草原劃定工作。
18.引導和規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加快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產權流轉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19.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有關部門要抓緊提出具體試點方案。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切實保證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加快包括農村宅基地在內的農村地籍調查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20.加快推進征地制度改革。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
五、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21.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鼓勵有條件的農戶流轉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加快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和管理網絡。嚴禁農用地非農化。
22.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發展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社,引導規范運行。
23.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穩定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健全經費保障、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大力發展主體多元、形式多樣、競爭充分的社會化服務,推行合作式、訂單式、托管式等服務模式,擴大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范圍。
24.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
六、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
25.強化金融機構服務“三農”職責。
26.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
27.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
七、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28.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加快編制村莊規劃,推行以獎促治政策,以治理垃圾、污水為重點,改善村莊人居環境。
29.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30.加快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
八、改善鄉村治理機制
31.加強農村基層黨的建設。
32.健全基層民主制度。強化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探索不同情況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實現形式,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單位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在村民小組的地方,可開展以社區、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
33.創新基層管理服務。按照方便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的原則,健全農村基層管理服務體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