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明年的博士生招生,七成以上不要初試,而直接采用“申請-考核”制的方式錄取博士生,“考核”一般指的是能力測試。
廈大招辦說,這一招生改革的目的是:不再以分數論英雄,而希望最終能以能力作為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尺子。換句話說,改革后,那些不擅長筆試,但綜合能力較強、科研能力突出、發表過高水平論文的學生更容易脫穎而出,只會考試的“考霸”相對沒有優勢。
在此之前,博士研究生招生一般分初試和復試,初試為筆試,要考外語、專業課和人文科學基本素質(或數理基礎與能力)。廈大的“申請—考核”制是這樣進行的:考生不用參加初試,直接向院系遞交申請材料,由院系根據申請材料進行篩選,合格者再參加院系組織的能力測試。
廈大從2013年開始這項博士生招生改革,逐漸擴大試點范圍,明年七成以上院系都將實行“申請—考核”制。
明年廈大博士生的招生規模維持不變,大約700名,報名12月1日開始,可上廈大招辦網站查看招生簡章。
【鏈接】
學術型博士學位研究生
不招收在職學生
廈大招辦昨天還特別發表聲明,2016年學術型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繼續實行不招收在職博士研究生政策。即在職考生如果被廈大錄取,必須辭去原單位工作,實行全日制學習。不過,從今年起,廈大專辟“廈門大學附屬醫院在職醫務人員計劃”,允許廈大附屬醫院的醫生在職讀博士。(記者佘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