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開考,據教育部發布的消息,共有201萬人報名參加本次考試。這一數字較上年增加24萬,增幅超過13%,創下歷史新高。(12月25日中國新聞網)
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考人數創新高,固然有在職研究生首次納入統考這一客觀原因,但是這一原因并非主要原因,近些年,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人數逐年增多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教育在線的調查數據顯示,報考研究生是為了“繼續深造,提高學術研究能力”所占比重達到31%,這種報考目的可謂社會之“喜”。因為這些報考者將豐富知識能力,學習專業知識,進一步深造,當做了自己考研的動力。
不過,就業壓力,卻成為考研人數增長的最大因素。數據顯示,35%的被調查者選擇“本科就業壓力大,提升就業競爭力”,另外有19%的被調查者是“為了獲得學歷、學位證書”而考研。而為了學位證書,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找個好工作,其目的還是為了緩解自己的就業壓力。
由此可見,目前現實社會的就業壓力依然是應屆畢業生之痛,這種痛苦只能依靠考研來緩解。這一方面說明就業人員的學歷普遍升高,另一方面也說明就業成本在增大。一些本來并不想考研的畢業生因為找不到工作,只好先來考考研究生,然后走一步看一步,這種做法無疑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與教育開支,對于那些經濟條件窘迫的家庭來講,只能用“無可奈何”來形容。
此外,社會就業環境對于學歷的過高要求,也會逼迫一些大學畢業生走上考研之路。在一些單位,本來專科畢業生就能勝任的工作,偏偏招聘本科畢業生,本科生就能勝任的工作,偏偏招聘研究生,就業門檻的過高要求,逼迫大學生繼續考研深造。這可稱為考研之“憂”。
要消除其“憂”,就必須優化就業環境,不斷開拓就業市場,同時降低整個社會尤其是招聘企業對于高學歷的片面追求,讓那些本來不愿考研的畢業生別因為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