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在近年來的考研中受到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尤其是管理學專碩不考高數、政治、專業課,英語考二卷,難度系數小,這幾年升溫很快,其跨考生是無法想象的多。管理學的就業情況可能略遜于工科和理科,但要好于大部分的文科專業。
管理學分專業簡介
管理學(學碩)下設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等5個一級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雖然是管理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但其帶有典型的理工科性質,此專業更強調計算機與數學模型在管理上的應用,它實際上是數學、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管理學相交叉的一門學科。所以此專業更適合理科生報考。
工商管理下設會計學、企業管理、旅游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和工商管理等五個二級學科。其中會計學有162個 招生院校;企業管理有239個招生院校;旅游管理有123個招生院校;技術經濟及管理有144個院校;工商管理有32個招生院校。
農業經濟管理下設農業經濟管理和林業經濟管理兩個二級學科。其中農業經濟管理有61個招生院校。林業經濟管理有22個招生院校。
公共管理下設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五個二級學科。其中行政管理共有128個招生院校;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共有44招生院校;教育經濟與管理共有83個招生院校;社會保障共有70個招生院校;土地資源管理共有64個招生院校。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下設圖書館學、情報學和檔案學三個二級學科。其中圖書館學全國共有40個招生院校;情報學共有61個招生院校;檔案學共有23個招生院校。
公共管理,圖書館、檔案與情報管理強調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是非常適合文科學生報考的專業,而且跨專業報考極為常見,以后的就業一般會向公務員方向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圖書館、檔案與情報管理這些領域在國內就業市場,現在還沒有很好的實現專業化,一般需求最大的就是大學、圖書館等單位,且入職門檻普遍不高,導致很多非專業人員搶占了這些崗位,待遇情況也一般。
管理碩士(參加199管理類聯考專業)下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游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等6類。
管理學歷年分數線
管理學考研競爭十分激烈,全國80%的學生報考集中在20%的研招單位,80%的考生報考了北京、上海、江蘇、湖北、廣東等地區的學校;在報考北京的60余所研招單位的考生中,報考“人、北、清、師”等傳統名校的約占了全部人數的80%。報考人數關注熱度能進入前十的學校大概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
管理學院校選擇梯度
第一階梯:老牌院校
老牌的管理學院系,集中于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等,他們都在 1984 年中國現代管理學教育重啟之初成立,是我國歷史最悠久、實力最雄厚的管理學院系,管理學教學體系較為成熟。
第二梯度:開設在“ 211 工程”高校的管理類院系
與老牌院校相比,開設在“ 211 工程”高校的管理類院系,其實力不俗,發展迅速,如西南財經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上海財經大學的會計學專業等,這些專業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學水平,都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這些院校培養的畢業生綜合能力較強,就業形勢非常好,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像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每年都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財經類院校招收大量畢業生。報考這些院校的跨校考生人數較少,且本科多為二類院校,實力一般,因此考試難度較大,考研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三梯度:省屬重點大學的管理學院
省屬重點大學的管理學院,雖然成立歷史較短,但與省內多所企業開展院企合作。這類院校管理學教育多以實用為標準,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受到省內企業的歡迎。每年報考這些院校的本省考生比例較高,競爭情況視報考專業而有所不同,企業管理、管理工程等專業競爭比較激烈,而圖書館學、情報學等專業則較為冷門。
第四梯度:設立管理學碩士點時間不長的院校
一些設立管理學碩士點不久的院校,以及在某些管理學專業建設上有所建樹的院校,比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農業林業經濟管理、中國礦業大學的礦產資源經濟與管理、北京物資學院的物流管理等。這些院校在其擅長領域的研究往往有比較好的導師和研究團隊,在這方面的研究不亞于重點院校。由于為較少考生所知,這些院校往往被考生忽略,每年報考人數不多,考取難度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