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8月上旬,英語:單詞隔三差五的回顧,基礎閱讀(實際大約有七十多篇)差不多做了一半了,此時對閱讀的理解基本能懂,文章前后邏輯基本清楚,不認識的詞大約七八個,和剛開始相比,不認識的詞匯大量減少,但是很可惜,平均每篇依舊錯2到3個。
數學方面,開始學習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和學習“線代”的方法一樣,在網上買了視頻,并買了配套的講義,占用了其它科目的學習時間,花了5天時間認真聽視頻,分析講義,效果非常好。15天做完全書上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部分。
8月中下旬—9月上旬,糾結,我改變了考研目標,一方面是考慮到學校的招生情況,另一方面是自身的學習情況以及我的第一學歷不具備任何優勢。在弄清楚了專碩和學碩的區別之后,懷著遺憾,我把目標由學碩改為專碩(數二,英二)。由于內容減少了許多,我有把握把剩下的內容學的更好。
雖然考英語二,但方法仍然照舊,只是作文不同。此時開始做真題。
數學方面,全書開始第二遍。把第一遍不會的題又認認真真的做了一遍。
9月中旬,政治大綱出臺,買了一本,密密麻麻的字,每天當小說看2個小時。
英語照舊,并花1個多小時背誦真題段落。
數學方面,開始進行證明題板塊。又花了一個星期,對全書進行掃漏,梳理貫通。至此,全書的學習已經完畢。合上全書,任給我一道題,我可以立馬找到全書里類似的題,并且在全書里前后出現幾次,考了什么相近的知識點,說出與易混的知識點有什么區別。
10月,政治:每天4小時,看大綱,并理解記憶,做核心考點配套的選擇題。
英語2小時,做真題,分析理解。效果:真題閱讀正確率波動很大,有的全對,有的錯4個,每套真題平均錯7個。
專業課,2小時。
數學:開始做真題,兩天一套,第一天做,第二題分析,最初規定3小時內做完,結果發現,真題不難,2個小時多幾分鐘就能完成,后來就規定真題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完,并且一天一套,做完就分析。完成情況:大多數都是錯一個小題和一個大題,得分都在135分以上。分析發現,錯誤的題都會做,可就是不能保證全對。十年真題,半個月就完成了。
11月,距考研還有2個月,我把學習重點轉移到了專業課和政治上,兩科每天各4個小時,英語和數學共計4個小時。
政治方面,一方面,記核心考點,反復鞏固配套的選擇題。另一方面,背誦熱門考點的相關內容,為寫大題做準備。
數學方面,我又買了10套模擬題。每天一套,2個小時完成,平均得分在126-130。
英語方面,背作文,做閱讀,鞏固單詞。
12月,最后30天。重點依舊在專業課和政治上。
政治方面,背大題,記小題(理解記憶)。
數學方面,查漏補缺,鞏固全書內容,分析真題和模擬題錯誤原因,盡量避免再犯類似錯誤。
英語,進行了4次模擬考試。其它照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