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卡制定位置的邊框區域內。
34.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要著力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也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
摘自習近平:《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的講話》(2015年2月11日)
材料2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
摘自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5年1月23日)
材料3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提出來的,它是從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它們之間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內涵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外延大大拓展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正在進行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則是將來完成時。全面深化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確定的主題,是三中全會對我國改革做出的戰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國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所確定的主題,是四中全會對我國法制建設提出的戰略任務。從全面從嚴治黨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腐敗斗爭、黨的各項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獲得的經驗、形成的成果進行的概括和總結,又是對今后黨的建設進一步提出新要求。
"四個全面"既是重大的戰略布局,也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戰略思想。從哲學的高度來講,"四個全面"是一個過程,不僅是因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個過程,而且它的協調推進也將是一個過程。
摘編自《光明日報》(2015年4月1日)
(1)從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視角,分析為什么說"'四個全面'是一個過程"?(5分)
【解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的動力。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依法治國,"四個全面"的提出以問題意識和人民情懷為深刻根據,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為新時期的戰略布局,這是一個過程。(1分)
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實現從認識到實現的飛躍需要具備條件。作為實踐指南和行動綱領,"四個全面"在現實中的協調推進需要結合具體的實踐、始終堅持真理與價值的統一,在現實可行的情況下,不斷被群眾所接受和掌握,才能真正指導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也是一個過程。
總之,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認識運動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四個全面"已經成為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戰略布局,落實"四個全面"就是一個新征程。
(2)"四個全面"重要戰略思想體現了怎樣的辯證思維?(5分)
【解析】"四個全面"戰略構想在各個方面都體現了唯物辯證法思想。
第一,體現了事物聯系和發展的思想。聯系和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關系。"四個全面"不僅揭示了"建成小康社會""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和"從嚴治黨"之間的聯系,也揭示各自戰略目標和舉措之間的聯系。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四個全面"思想也體現了事物是發展變化的這一辯證思想。
第二,辯證法要求我們用整體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四個"全面"思想貫徹了唯物辯證法全面看問題的方法。
第三,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體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認識方法,如要求人們做到"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等,"四個全面"思想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體體現。總之,"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是唯物辯證法思想的集中反映和深刻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