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在日本,離不開智能手機等“網絡依賴癥”患者趨向低齡化。以往患者年齡以15歲至20歲上下為主,但隨著智能手機在低齡人中的普及,據稱最近出現了小學生接受專門診療的例子。
日媒稱,嚴重的網絡依賴癥有可能導致兒童長期曠課、健康受損。專家將仔細觀察兒童的狀況,同時指出有的兒童是在模仿家長的過程中產生對網絡的依賴,提醒家長對自身如何使用智能手機也要加以注意。
日本國立醫院機構久里濱醫療中心(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網絡依賴癥門診的患者中70~80%是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除了智能手機外,患者還依賴于電腦和游戲機。院長樋口進指出“最近還有小學生接受診治”。有些兒童被診斷出了注意力缺陷多動癥(ADHD)和憂郁癥。
在成城墨岡診所(東京),被診斷出網絡依賴癥的患者數量急增。2013年的患者數量為285人,6年間增加了約2.5倍。患者平均年齡17.8歲,最小的只有10歲。
院長墨岡孝分析認為,會員制社交網站影響到了人際關系,不隨時與他人保持聯系就會感到不安的“紐帶依賴”的病例正在增加。
他就網絡依賴癥在低齡人中擴散的原因表示:“有的家長不考慮產生依賴的風險,用智能手機代替玩具讓孩子玩。”患上網絡依賴癥的兒童有可能成績下降,由此形成不想上學、曠課、宅在家中的惡性循環。
2013年度,日本三分之一以上的小學生擁有智能手機或功能手機。總務省2014年的調查結果顯示,10~19歲人群在休息日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約3小時15分鐘,在各年段人群中時間最長。
一名27歲女性在從初中一年級起的4年間患有網絡依賴癥。當時她除了洗浴和上廁所外把時間都用于玩游戲和網上聊天,最終長期曠課。在遇到可信任的老師后,她克服了對網絡的依賴。她回顧道:“不管家長怎么勸說,只要自己意識不到問題,就不能擺脫出來。”
致力于網絡依賴癥預防啟蒙活動的民間團體“天使之眼”的代表遠藤美季表示:“最近兩年,‘對孩子時常玩智能手機感到擔憂’這樣的家長的咨詢增加了。”
據稱,如果兒童出現視力下降、肩部酸疼、被提醒不要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后發脾氣,則疑似患有網絡依賴癥。遠藤還提醒道:“如果家長時常使用liNE(連我、一種社交軟件)等,會導致孩子模仿并對網絡產生依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