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血統是敲門磚
根據庭審,盡管哈佛聲稱其錄取是依據“全面評估”,但在實際中,許多特殊因素,尤其是金錢和血統等,則備受青睞。
哈佛大學教授拉杰·切堤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哈佛只有3%的學生來自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家庭,而50%的學生來自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家庭。
世紀基金會進步智囊團的學者理查德·卡倫伯格在庭審作證時說,哈佛大學的高收入學生人數是低收入學生的23倍。他認為,如果取消對富人和良好關系的偏好并采取“種族盲目”的招生方式,哈佛可以實現種族和經濟多元化。
在庭審中,原告方律師出示了多份電子郵件,顯示出哈佛招生與大額捐款的關聯。這些哈佛內部電子郵件顯示,校方高層會對那些與主要捐贈者有關系的學生作出特別批注。在2014年的一封電子郵件里,一個網球教練感謝哈佛為一名學生進入哈佛“鋪上紅地毯”,因為這個家庭捐贈了110萬美元。
此前一年,哈佛招生主任還因錄取了一些很有“油水”的學生而獲得該校研究生院院長的贊揚。被錄取的一名學生與一個捐贈者有關系,而那個捐贈者承諾出資蓋樓和設立獎學金。
菲斯蒙斯斷然否認這些指控。他稱,哈佛并沒有隱瞞他們考慮的因素,那些因素都在招生材料中提及,如課外活動及校友傳承等。
菲斯蒙斯稱,考慮錄取捐款者親人對于哈佛長期的財政很重要。他說,“為了提供獎學金,我們需要獲得必要的資源,這對于學校的長期實力而言很重要。”
菲斯蒙斯稱,他們會制定一份特別潛在的申請人名單,并予以密切關注。每年的名單上都有“幾百人”,其中有大額捐贈者推薦的人,有哈佛大學教授和校友推薦的人,還有他自己在美國各地為哈佛大學招生時遇到的人。
在被問到“名單上的每個人是否都會被錄取”時,菲斯蒙斯回答說,“幾乎。”他同時補充說,每個人的申請過程都是一樣的,要經過由40人組成的錄取委員會的審查。
但是,哈佛內部電子郵件顯示,一些捐贈者的親屬表現很糟糕,但最終也都被錄取。
主審法官也曾被拒
本案的主審法官阿利森·戴爾·伯勒斯也曾被哈佛拒絕過。
據報道,伯勒斯法官不僅是哈佛的畢業生之女,她自己也曾申請過哈佛,但被拒之門外。根據哈佛大學的記錄,伯勒斯法官的父親沃倫·伯勒斯于1945年在哈佛學習,1947年畢業。
伯勒斯法官的這一經歷在庭審中一度引起關注。10月22日,有人群發電子郵件稱,伯勒斯法官對哈佛心存偏見。郵件說,“聯邦法官隱藏了她自己遭哈佛拒絕的痛苦經歷。”
當天一開庭,伯勒斯法官就將涉案律師叫到法庭前方,就群發郵件問題進行了討論。雖然這種討論是不公開的,但看得出引發了相當程度的爭論,不過,也傳來幾陣咯咯的笑聲。伯勒斯法官在庭審中并沒有談及被哈佛拒絕后的感受。
在媒體的追問之下,雙方律師都表示,他們不希望伯勒斯法官回避本案的審理。他們稱,自2014年11月立案以來,伯勒斯法官一直負責處理本案,她的回避將使案件進程受到嚴重干擾。
事實上,在群發郵件發生之前,伯勒斯法官就在庭審前的程序中披露了自己的經歷。在被哈佛拒絕后,她進入了米德伯利學院,并于1983年畢業。
不過,報道也指出,要找一位沒有上過哈佛大學的法官并非易事。波士頓聯邦地區法院的13名法官中就有9人上過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