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僑報》報道,美國SAT考試的“新評分體制”,將不再只是注重學生的數學、語言等技能,也會關注他們的教育和社會經濟背景,即“adversity score”(逆境分)。近期,一些華人認為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侵害了有著優良背景的華裔家庭子女入學的公平性,也出現了類似不如“離婚、吸毒”等調侃說法。然而,對“逆境加分”的反響,在華人社區并非一邊倒,還是有不少華人并不“敏感”。有的在社交媒體上直接明確表態:“支持逆境加分!”;還有的則說,“逆境”學生們,早已被考慮的,今天的“分數”只是量化了,沒必要絕對或極端地說問題。
《華爾街日報》早先新聞,報道了SAT的“新評分體制”,將不再只是注重學生的數學、語言等技能,也會關注他們的教育和社會經濟背景,逆境分將使用15個因素來計算,包括該學生所在高中的相對質量、該學生所在社區的犯罪率和貧困程度。從1-100分的制度,平均分為50。
相關教育網站顯示,多年來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一直在測試一個“逆境指數”,旨在將學生的SAT成績置于其社會經濟優勢或劣勢的背景下。并說明該體系已被約50所高校使用。而發布新聞之日,表示它將擴展到約150所大學,并在2020年向所有大學提供。
或許因華裔社會大部分群體處于“順境”?新聞一經發布,“逆境得分”被稱為“重磅炸彈”、“對華人不利”,還有的輿論提到,不僅拼實力,還要拼“悲慘”等。
不過,在華裔社區輿論并非呈一邊倒之勢,頗有些聲音在支持著“逆境加分”。主要觀點可概括為,首先,只是入學評估的參考工具,并不是SAT成績就真的改變了;其次,給逆境者一些加分,沒有什么大不了,真金不怕火煉;再其次,好大學沒那么重要;最后,“逆境”學生們一直都在被照顧,今天的加分只是量化,不太可能有太大變化,學校還有個預算問題。
“并非這是個硬性指標,考完之后,SAT成績不會根據新體系‘改寫’,教育網站上說得很清楚,這只是入學人員的參考指標。你的成績還是你的成績,只是入學人員會考慮除分數外的其他因素。”
也有“順境”的華裔家長,倒是很早就表示支持“逆境加分”,因為他覺得在“逆境”中的孩子非常不容易,給予社會關懷,應該的。
更多支持“逆境”的華裔家長,表達了“好學校、名校有那么重要嗎”的觀點,認為真金不怕火煉,不能以打擊別人、不給別人機會來為自己謀利,顯得缺乏社會責任感,相反希望孩子對社會有所擔當,而有實力、有社會責任感的孩子,才會有所成就。(章寧/中國僑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