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12點,當最后一名選考生物的考生走出考場時,持續兩天半的首次“新高考(微博)”平穩結束。
根據考生反饋的情況,學考與選考的考題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難,考完心情還是不錯的。但是對家長而言,孩子的最終卷面分并不那么重要,最關鍵的是等級排位。
家長翹首等待成績等級
昨天,一名考生家長告訴記者,孩子選考了兩門科目,歷史考題比較簡單,但是地理考試難度就較大,但總體而言不是“極難”級別的。
“其實考試難不難,對考生心理有點影響,但是和排位的關聯是不大的。”一名家長分析說,因為根據“等級賦分”制度,能否拿到高分,最終只看卷面分在所有成績中的等級排位。卷子出得簡單,考生卷面分差距不大,但是總有人排到第一等級,也總有人要排到最后一個等級。
很多家長現在都在翹首等待成績等級出來,然后就能更好地決定孩子下一步的備考策略。
一名重點高中老師介紹說,此次選考人數極少,全市也就290多個學生報考了選考科目。但是隨著家長、學生對新高考流程越來越熟悉,后面幾次考試中參加選考的人數也會穩步上升。
以后或將出現“走考”
有家長認為,這次考試是同一屆學生之間的競爭,但是從明年10月開始,現在的高一新生也要升入高二參加選考了,很多科目就是高二高三學生一起考,到時候就很難估算競爭對手的情況了。
據介紹,從2016年10月開始,新高二學生和高三學生的考試會發生第一次重疊,參加考試的人數將更難估算,每次選考、學考各個科目的考點安排會變得更為復雜一些。
“新高考改革勢必造成考生人數的動態變化,考試的動態管理或將成為常態。”象山教育局考試中心的負責人介紹說,今年該縣選考的考生人數不多,只設置了一個考點,以后選考考點肯定會增加。
據了解,根據新高考政策的規定,“選考科目考生要集中安排考場”。這位負責人解釋說,以后選考的學生人數多了,不同學科安排在不同的考點進行考試,考生可能會出現“走考”的情況,這就會涉及到熟悉多個考點等方面的問題。
記者也就此采訪過寧波市教育考試院的工作人員,她表示,以后可能沒有固定的考點,也沒有固定的考生,每次都要根據每個科目的報考人數來定。
老師家長傾向于少走課
“新高考”首次考試結束,學生們短暫休息后,將開始準備明年4月的學考選考。由于每個人的選考科目不同,很多學校雖然還保留了原來的行政班,但是走課的狀況不可避免。走課到底如何走,走課程度有多大,對學生會產生多大影響,老師家長們心里都沒底。
11月4日,寧波中學的學生就將按照新課程表上課。按照學校老師介紹,新的教學班和行政班兼顧 了科學性和選擇多樣性,有70%的學生不需要走課,大約30%的學生只走4節課。“排出這份課程安排時,很多兄弟學校其實是非常驚羨的,驚訝又羨慕呀。” 學校老師解釋說,走課少,改革沖擊會小一點吧。
據了解,各個高中學校情況很不同,有的幾乎和大學里的教學模式類似,大部分課程都得走。“上課學生人數有多有少,作業到底該怎么交,教學進度該如何安排,都需要進一步摸索。”一名老師說。
受訪的學生家長大部分更傾向于少走課。“高中生和大學生畢竟不一樣,年齡還小,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教學班,對孩子學習更好一些吧。”一名學生家長說,但走課是改革所需,只能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