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計算機等級考試、注冊會計師、電子商務師、項目分析師……“考證熱”已持續多年,近日人人網一份針對90后和95后的調查顯示,82.9%學生認為考證很有意義,能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現自己的實力,又能為求職添磚加瓦。僅6.4%學生認為考證沒有意義。
四成95后新生不愛上自習
新生到了大學,還會像高中念書那么拼嗎?
人人網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對2497名90后和95后大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其中男生1161名,女生1336名。根據調查,23.5%的學生表示自己依舊遵循著高中備考時養成的良好習慣,仍會主動學習;有64.7%的同學則表示自己比起中學時代的學習狀態,稍有些松懈;還有11.8%的同學表示自己沒有學習壓力以后,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面對是否能適應自主學習的問題,44.1%學生表示可以適應;8.5%學生認為不能適應,會無所適從;47.4%學生表示自己適應的程度一般,常有一些不能適應的方面。
剛接觸自主學習,新生們所遇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學習起來比較盲目,沒有目標、計劃(70.6%);自制力較弱(50.6%);專業科目多,學習壓力較大(41.2%);學習專業性太強,難度大(38.2%);遇到困難不易解惑,解惑途徑少(5.9%)。
從95后新生上自習的頻率看,有47.9%的同學表示自己幾乎每天會自習;10.5%的同學表示自己一周大概會自習三次;9.1%的同學表示自己大概一周自習一次;32.5%的95后表示一個月都不會自習一次。
超五成大學生熱衷課外知識,文化藝術類知識最受熱捧
調查顯示,在學習方面,26.5%的95后認為自己是期末突擊復習型,平時熱衷于業余生活;17.7%學生表示每天都能認真學習學校課程,是積極鞏固知識型;55.8%學生表示除了課內學習,喜歡閱讀各種知識的書籍。
除了課內的學習,學生們感興趣的知識內容頗為豐富。調查顯示:文化藝術是最受歡迎(70.8%)。除此之外,人類歷史也頗受歡迎(45.8%)、養生健康(41.7%)、外國語(41.6%)也頗受關注;自然環境(33.3%)、生活萬象(32%)、應用技術(20.8%)、體育競技(20.1%)也受到了學生的青睞。
“考證熱”溫度不減超八成的大學生看重“考證”
英語、計算機等級考試、注冊會計師、電子商務師、項目分析師……“考證熱”已持續多年,至今在大學校園依舊是如火如荼。
調查顯示,82.9%學生認為考證很有意義,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現自己的實力,又能為求職添磚加瓦;6.4%學生認為沒有意義,不需那些證書來標榜自己,有最基本的畢業證和學位證就好;還有10.7%學生表示無所謂。
新學期開始,很多高校的大四年級課程較少。在空余時間里,準備就業的學生趕場各類企業宣講會、招聘會;考研(課程)沖刺、考公務員(課程)的學生沉浸在復習中;還有學生處于迷茫狀態,無所適從。
調查顯示,僅18.5%學生表示喜歡在寢室私人空間學習;46.3%的學生表示經常去圖書館學習;還有35.2%的學生表示自習室的學習氛圍更適合自己。
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不少高校生從大四第一學期甚至是大三就開始找工作,有些學生應單位的要求,還沒畢業就提前進入試用期。寫簡歷、準備面試已經成為準大四生的必備技能了。接受調查的大四生郭可怡表示,她從大三起就忙著自己聯系單位,找實習,現在某報實習了近一年。下學期單位就讓她提前進入試用期,一畢業就能正式聘用她了,她身邊的許多同學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