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風輕輕的吹著……我面前這烏黑的大鋼琴,像一個嚴厲的老師架在我面前……門已鎖死,我可不想面對他們。”
最近,九龍坡區第一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小涵同學寫了一首詩,引起了許多同學和家長的共鳴。詩的名字叫做《沒有鑰匙的星期天》,小涵告訴記者,自己最近要考鋼琴六級,周末除了畫畫和奧數,中午還要抽時間練鋼琴,整個周末都很忙碌。
“我沒有鑰匙,還不如小樹得意”
“小狗‘汪汪’地興奮著,蟬在宣告冬天的結束,春天的到來。風輕輕地吹著,它貌似在向我炫耀。我可真羨慕它們啊!可是我面前這烏黑的大鋼琴,像一個嚴厲的老師架在我面前,以及這堆倒霉的鋼琴考級作業。門已鎖死,我可不想面對他們。……我沒有鑰匙,還不如小樹得意”。
這是小涵在《沒有鑰匙的星期天》中寫下的內容。詩歌前半部分描繪了春回大地,萬物生長的畫面。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小涵坐在烏黑的大鋼琴面前,面對著一堆鋼琴考級作業,沒有鑰匙,出不了門。
鋼琴是爸媽要求的
為什么會寫這樣一首詩?小涵說,自己最近正在準備鋼琴六級考試,練琴的時間比較長,所以自己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詩。
“星期六上午畫畫,下午奧數,中午還要練鋼琴。”小涵告訴記者,自己周末過得比平時還要忙碌,周日除了下午有一些戶外活動,其他時候都花費在了作業和練琴上面。如果鋼琴不夠熟練,下午還要繼續“補課”。
這些項目小涵喜歡嗎?是自愿學習的嗎?小涵告訴記者,畫畫是她自己選的,但是鋼琴是爸爸媽媽要求的。
“小時候很喜歡(鋼琴),但后來就不喜歡了。”小韓說,因為現在每年都要考級,所以興趣被磨掉了。
學生最討厭的話:“做完才能玩”
上周,小涵在班級念完這首自己寫的詩后,引起了許多同學的共鳴。
“希望爸爸媽媽多帶我出去玩。”鵝公巖小學四年級的娜娜告訴記者,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周末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但是媽媽最愛說的就是,做完作業才能玩。現在這已經成了她最討厭的一句話。
家長:“喊她學這學那,多難為她的”
昨天,記者聯系了小涵的媽媽張女士,張女士稱,自己當時看完小涵的詩后也非常吃驚,一方面是因為女兒的創造性,另一方面則是孩子對于學鋼琴的感受。
“現在你覺得學著很痛苦,以后回過頭來看,可能就不這么想了。”張女士稱,之所以希望女兒能堅持學鋼琴,是希望女兒能有一技之長,以后進了大學,有許多活動,如果有特長,就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
“一天喊她學這學那,多難為她的。”張女士說,自己看完小涵的詩后也有反思,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尤其是在學鋼琴這件事情上。隨后,張女士還將女兒的詩拍照發到了朋友圈,引來了許多家長朋友的關注。
“這次考過了就繼續學,如果考不過就算了。”張女士說,自己看過這首詩后,也問過女兒還要不要繼續學習鋼琴,但是小涵表示不想半途而廢。
過半學生周末要上補習班四成孩子表示過“不想學”
小涵的班主任杜老師告訴記者,小涵的詩是由她自己完成的,是來源于自己切身感受,也反映了很多同學的想法。
昨天,記者對此進行了問卷調查,22位家長填寫了問卷。其中10位小學低年級學生家長,10位小學高年級家長,還有2位初中學生家長。
周末補習班:最多的報了4個
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周末主要活動分為4個部分,作業、課業補習、興趣特長班、玩耍。
在作業一項中,有12位家長填寫了該選項,其中有58%的學生花在作業上的時間為3個小時以下,有42%的學生作業時間在3個小時到半天之間。
在課業補習和興趣特長班一項中,12名家長表示,孩子周末要上輔導班(興趣特長班),占比54.55%。其中18.18%的學生報班數量為1門,22.73%學生報班數量為2門。9.09%的學生報班總數為3門。還有一名家長表示,孩子報的補習班數量在4門。
想不想報班?四成孩子表示“不想”
小涵告訴記者,自己之前對家長表示過不想學習鋼琴。調查問卷顯示,在22名參與問卷的家長中,有9名家長表示,自己孩子曾經說過“不想補習(鋼琴、英語等)”,占到了40.91%。
9名家長中有8名表示,會尊重孩子的選擇,放棄補習某科目。還有一名家長表示,會視具體情況而定。
四成家長表示周末沒帶孩子玩
記者采訪發現,許多孩子表示,希望周末多一些玩耍時間。
問卷調查顯示,22名家長中,有17名家長表示孩子周末有玩耍時間。其中58%的家長表示,孩子玩耍時間為1天及其以上,其中最短時間為2個小時。
記者采訪發現,許多孩子的愿望是,希望父母多陪她們一起玩耍。而在“你每個周末都會帶孩子玩嗎?”這一項調查中,63.64%選擇了是,還有36.36%的家長表示,沒有做到每周陪孩子出去玩。
專家:養孩子應該像養花,而不是養貓狗
那么孩子應不應該上輔導班,周末應該怎么過?西南大學教育學博士楊欣告訴記者,究竟孩子應不應該上輔導班,這個問題沒有定論,但是不應該一味貪多。
“具體應該上幾門,學多長時間,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楊博士告訴記者,根據全國調查來看,目前東部城市學生上輔導班已經很普遍,比例基本達到 了90%以上,而中西部目前也正在普及,比例大約在60%到70%。但是上輔導班多不一定成績就好。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時間、精力來安排,尊重孩子的意 愿。
楊欣說,養育孩子并沒有一把標尺,但是養育孩子應該像養花一樣,慢慢等待花開,而不能像養貓貓狗狗一樣,通過孩子的成就來滿足自己的愿望。
記者 鄧月紅 李文彬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