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51所高校新增180個專業,民辦高校專業占半壁江山
熱門專業繼續“扎堆”,冷門專業追趕“新潮“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5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或審批結果,其中對各地高校申請備案的專業予以了備案,同時確定了審批同意設置的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及尚未列入目錄的新專業名單。記者了解到,廣東共有51所高校將新增180個專業,其中在新增備案的本科專業名單中,共有48所高校新增 165個專業;此外,在新增審批專業名單中,包括廣州醫科大學在內的11所廣東高校(8所高校與備案專業名單一致)共有15個專業獲批,而兒科學、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還成為未被列入目錄中的新專業。
事實上,與去年公布的49所高校新增70多個專業相比,此次廣東高校的新增備案專業在數量上可謂是“翻了一番”,其中涉及文學、理學、工學、藝 術、管理等多個學科門類。不過,有專家分析,此次廣東雖然有不少新潮專業,但高校扎推設置熱門專業的現象也非常突出,建議高校調整并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部屬高校略保守,地方高校較靈活
2012年,教育部正式出臺《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教高【2012】9號)要求對各地高校申請備案的專業予以備案,同時審批同意設置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及尚未列入目錄的新專業名單。今年,是教育部在新規定的頒布后第4次公布審批結果。
記者了解到,此次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關于公布2015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或審批結果的通知》(教高〔2016〕2號)文件內容涵蓋了新增備案專業,新增審批專業、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以及撤銷本科專業名單,涉及部屬高校和多省市高校。
此次專業設置有何亮點?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創新創業學院院長遲云平表示,從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本科專業審批和備案結果中可以看出,各高校 在專業設置上普遍重視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結合,與高校自身的學科專業優勢結合以及與當前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結合。“不過,國家部委所屬高校在專業設置上相 對保守;更加注重遵循學校定位,設置的專業多是非熱門但發展前景看好的專業;而地方高校則因為‘船小好掉頭’,設置專業時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與 當前新常態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緊密結合。”
在部屬高校申請備案的專業名單中,記者看到,大多數專業都是常規專業,其中清華(微博)大學增設的5個專業分別為哲學、金融、政治學與行政學、漢語言文學以及歷史學專業。而作為廣東唯一一所申請新增專業的部屬高校,華南理工大學所增設的生物信息學專業也被認為略顯“保守”。
新增專業規模空前,粵民辦高校占半壁江山
作為教育大省,廣東此次又將新增多少專業?記者在文件中看到,僅新增備案的本科專業名單中,廣東共有48所高校將新增165個專業;此外,在新 增審批專業名單中,還有包括廣州醫科大學在內的11所廣東高校15個專業獲批。由此,廣東新增專業不僅突破了去年公布的數量,其規模更是遠超湖南、湖北等 教育大省。
事實上,此次公布的專業名單中,記者也發現,中大、暨大、華師等傳統名校未見“身影”,而民辦高校新增的專業數量則占據了近“半壁江山”,其中僅廣州工商學院(微博)新增專業更是多達9個,成為此次新增專業最多的廣東高校。
廣東民辦高校何以能申請這么多專業?遲云平說,近年來,隨著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貫徹落實,民辦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得以進一步擴大,新設專業的增加也 體現了政府的簡政放權,意味著高校辦學自主權的政策導向將得以落實。“今年,廣大華軟學院就將增設智能科學與技術、產品設計、市場營銷、日語4個本科專 業,是學校歷年來新增專業最多的一年,其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更是新潮專業,目前全國只有30個左右的本科專業點,計劃招生80-120名理科生,歡迎大 家報考。”
熱門專業繼續“扎堆”,小語種專業依然“吃香”
縱觀此次廣東新增的專業,不難發現,今年廣東雖然要設不少新潮專業,但“扎堆”設置熱門專業的現象依然突出,同一專業被不同高校同時申報的現象更是數見不鮮。此外,隨著廣東對外交流的頻繁,小語種專業依然“吃香”,外語院校不再是培養小語種人才的唯一“出處”。
“光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廣東就有4個本科學校同時增設,怎么進行差異化培養?如何讓學生更具競爭力?這都是要思考的問題。“電子科技大學中 山學院教務處一位老師告訴記者,該校今年共有4個專業獲批增設,其中就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他透露,高校在申設專業過程中其實也存在盲目跟風現象,對 于好就業的熱門專業,往往只想抓緊開設,未考慮是否存在培養難問題。
記者梳理發現,在所有學校的所有專業中,審批通過次數最多的為電子商務專業,共有包括肇慶學院在內的8所學校;其次為翻譯專業,共有6所學校申 請;市場營銷、工商管理、社會工作等專業也有較多學校列為今年新增的招生專業。對此,遲云平建議,高校調整優化學科專業應該趨于理性,不要一哄而上。
而與雷同的專業設置不同,今年,廣東小語種專業繼續“吃香“,除廣外、廣外南國商學院等傳統外語院校增設小語種專業外,中大南方學院、廣大華軟學院以及中大新華學院還將分別開設朝鮮語、日語以及西班牙語專業,屆時想學小語種的學生將有更多學校可以選擇。
專家:專業太多,建議考生結合興趣和學校報考
一下子新增了這么多專業,學生到底該如何報考?廣東藥學院健康學院院長李衛東建議,考生在報考時,應結合自身興趣愛好以及學校發展綜合報考,不要為高考(微博)而高考。
“廣東現在新增了這么多專業,證明市場對之還有需求。不過,對于一些學科跨度較大,且沒有相關學科作支撐的專業,建議考生多考慮考慮。”李衛東說,高校為了大學科發展,會申請增設不少專業,但有些專業屬于試探性質,學科跨度較大,學生報考時應多考慮。
此外,李衛東還建議,大學學習生涯有4年,原本熱門專業畢業后不一定熱門,學生在報考時要統籌結合興趣和學校發展報考。
新潮專業逐個看
新設專業:智能科學與技術
所辦高校:廣大華軟軟件學院
計劃招生:80-120人
在廣大華軟學院新增的4個專業中,智能科學與技術可謂是個新潮專業,目前全國只有30個左右的本科專業點,且以公辦高校居多。就廣東而言,記者 了解到,目前只有中大、華工等學校開設了該專業,廣大華軟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專業將于今年正式開始招生,初步計劃招收80-120名理工生。
該專業培養什么人才?遲云平說,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將培養具備在科學技術領域從事智能技術與工程的研發管理,同時具有寬口徑知識和較強適應能力及現代科學創新意識的高級技術人才。目前,該專業符合國家和廣東省的創新發展戰略,社會上急需這類人才。
新設專業:投資學
所辦高校:廣州商學院
招生計劃:暫無
在今年的新增專業名單中,記者發現,投資學悄然興起,被不少學校申請。投資學都學什么?將增設該專業的廣州商學院道出了秘密。該校相關負責人表 示,隨著民營資本準入金融業,互聯網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對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現爆破式增長,而目前國內培養專業性的投資理財人才數量及質量遠遠無法滿足 市場對專業人才的強勁需求,供需缺口很大。
廣州商學院表示,投資學專業將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投資人才,以適應廣東建設金融強省的戰略需要和廣東經濟發展的 現實需要。畢業生可在證券公司、商業銀行、信托機構、投資咨詢公司、財務公司、基金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房地產公司、政府部門等金融機構和 非金融機構從事投資咨詢、投資分析、客戶服務、風險管理與控制、投資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等工作。
新設專業:健康服務與管理
所辦高校:廣東藥學院
招生計劃:60人
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到底是啥?廣東藥學院健康學院院長李衛東表示,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是未被列入目錄中的新專業,全國目前只有5所院校審批申請,“學院計劃今年文理兼招60人,未來將擴招為2個班120人。”
李衛東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健康相關的產業急需大量專業化人才,但傳統的醫學教育都是精英化教育,很多學生畢業后并不愿意進入大健康行業就業。“這個專業雖然是新潮專業,但就業面廣,學生畢業后可去養老機構、醫院體檢中心甚至社區服務中心就業。”
李衛東還透露,雖然專業是處于摸索階段,但將依托學校傳統的優勢學科作支撐,入學的學生需要學習養老、兒童、婦幼等多方面的知識,未來將根據學生需求進行分方向就業,讓學生就業更專業化,更有針對性。
新設專業:兒科學
所辦高校:廣州醫科大學
招生計劃:30人
備受關注的兒科人才短缺問題終于有了人才培養方案。在這次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中,廣州醫科大學獲兒科學專業審批,成為廣東高校中唯一一個將增設兒科學專業的高校。
廣州醫科大學本科招辦主任汪志標介紹,今年學校新審批的精神醫學、兒科學、臨床藥學三個專業都將于今年9月開始招生,預計每個專業招生1個班,每班30人左右。(記者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