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教育部新修訂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以下簡稱《規程》)正式實施。新版《規程》增刪了不少內容,特別強調了幼兒的安全教育、幼兒的心理健康、家校共育等問題,為新的環境下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也為幼兒園開展工作提供了規范和指導。
記者近日采訪了一些幼兒園園長和教師,他們表示對新《規程》期待已久,但在談到其中具體內容的同時,不少教師也道出了以往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對新《規程》的實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有了新《規程》,我們開展工作理直氣壯了”
“老版《規程》實行20多年了,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新《規程》的出臺是我們期盼已久的事。我很高興的是,新《規程》為我們開展工作提供了指導、依據和保障。可以說,有了新《規程》,我們開展工作理直氣壯了。”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六幼兒園園長余琳說道。
上學期,該園一個孩子發燒,但是父母送來時沒有告知,為了避免影響其他幼兒,幼兒園通知家長來接幼兒回家。起初家長說忙,后來直接掛掉電話,幼兒園幾經周折找到其工作單位,才解決好這件事。孩子如果出了事,誰來擔責?
現在有了新《規程》,其中對幼兒用藥有嚴格的規定,必須家長授權,厘清了權責。“幼兒園也好依章辦事和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了。下一步,如果再出臺一些配套的、具體的細則,就更有利于幼兒園工作的開展了。”余琳補充道。
新《規程》特別提到了幼兒的心理健康,這比老版《規程》進步了。成都市西蜀實驗幼兒園園長吳蓉介紹:“去年,我們園一個孩子老是攻擊其他孩子,有時候還偷偷哭泣,后來老師才了解到他父母離異了。在如今離婚率不斷攀升的情況下,我們幼兒教師要更加關注幼兒的情緒變化,關注他們的心理需求。”
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幼兒園師資仍然是一大難題。吳蓉介紹,去年,武侯區也有針對教師的心理培訓,但是力度還不夠大。
吳蓉呼吁政府繼續加大財政投入比例,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福利待遇,并大力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反家庭暴力教育需要多部門配合
據統計,我國離婚率已連續多年呈遞增狀態。父母的感情問題對幼兒的心理會造成不小的創傷,同時,由于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個人涵養不同,在家庭教育方面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方式。
“我班以前有一個孩子出手打其他小朋友,十分具有攻擊性。起初我找他爺爺了解情況,爺爺不肯說。我去家訪,孩子父親在,話沒說完就開始打孩子。后來才知道,孩子的父母離異了。”西蜀實驗幼兒園教師張太琴說,有時候老師很無奈,明明知道孩子面臨很嚴重的家暴問題,但是束手無策,最多只能安撫孩子,批評和勸說家長,而且老師精力有限,也顧不過來。
新《規程》明確規定,幼兒園要開展反家庭暴力教育,發現幼兒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依法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不少教師對這一規定表示歡迎,認為終于給了他們合法的權利去干預此類事情了,但是又有新的擔憂。
西蜀實驗幼兒園教師陳媛說,新《規程》對幼兒園的責任是作出了界定,但是司法部門是否做好了配套的接待和處理工作呢?“萬一我們報案了,司法部門不受理或者從輕處罰違法父母怎么辦?”
同園的吳小芳老師表達了同樣的疑慮,她還擔心,實行家暴的父母被公安部門帶走后,誰來照顧幼兒?有關部門是否同時做好了配套的辦法?
“有些孩子因為家庭原因,心理受到傷害,老師也很難看出來,又該怎么辦?”張太琴和同事們有些犯難。
吳蓉認為,教育部門應盡快聯合公安等部門制定詳細的實施細則,這樣才便于幼兒園開展工作。
要安全還是要游戲活動,如何平衡?
對多數家長而言,孩子在幼兒園的生命安全是他們最關心的。新《規程》增加了對幼兒的安全教育這一條款,要求幼兒園定期組織開展事故預防演練活動,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安全常識和急救知識。
“這對幼兒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但要具備一定的醫學常識,而且還要關注幼兒的一舉一動。之前園里有一個孩子在戶外活動間隙飲水,老師感覺不對頭,及時發現瓶中被家長偷偷放了頭孢。這樣的事件,教師都需要時刻關注、細心觀察。”余琳說。
新《規程》提到“幼兒園應當投保校方責任險”,余琳認為,這有利于幼兒園開展工作,“我們今后會更加積極地開展游戲活動,讓小朋友快樂成長,這也是《規程》的要求。”
但是一些幼兒園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很多時候停止開展戶外活動。“上學期我帶孩子到戶外做簡單的游戲,一個小朋友摔倒了,本來不嚴重,但是家長趕到幼兒園,不依不饒,鬧得很不愉快,幼兒園還進行了賠償。自那以后,園長就讓老師們盡量不要搞戶外活動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都市一所私立幼兒園的張老師,談起此事仍覺得十分委屈。
如何在遵守新《規程》時既保障幼兒的生命安全,又不過于謹小慎微,因噎廢食,仍需進一步探索。不少幼兒教師都期待在《規程》之外,有更詳細的“指導綱要”推出,以便開展工作,同時也期望家長能多一份信任。
幼兒教育不只是幼兒園的事
有的幼兒教師感嘆,新《規程》對教師的要求更加細致,跟上了時代,如在家長委員會工作方面,主要任務有“發揮家長的專業和資源優勢,支持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但是家長如果不愿參與幼兒園的工作怎么辦。
西蜀實驗幼兒園教師程露認為,不光教師的觀念要轉變,家長的觀念也應該隨著時代而變化。有些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一切都是幼兒園的事了,“把老師當成保姆,自己什么都不管”。
“現在孕婦去醫院生育要參加醫院的培訓,幼兒的家庭教育是否也可以參照這一做法,比如開展社區教育,對育兒父母進行培訓。”張太琴說。
吳蓉認為,按照新《規程》的要求和精神,家長和教師的聯系應該更加密切。“以前各幼兒園有針對家長的培訓和座談會,但是各園標準不一,很難推行下去。”
如何調動家長積極參與到幼兒園工作中來,讓不少幼兒園教師操心不已。而農村中的情況則可能更不理想。
四川省巴中市一個村級幼兒園的李老師告訴記者:“村里留守兒童多,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帶,溝通起來很困難。”他覺得,只有國家加大投入力度,由專業的教師來教學,搞好鄉村教育,提高鄉村居民的文化素養,才能促進家校合力,讓幼兒健康成長。(中國教育報記者記者 倪秀 實習生 何文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