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紀,卻患上了糖尿病,“小糖人”小明(化名)現(xiàn)在只能待在家里。昨日,家住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的市民洪女士向記者反映稱,她5周歲的兒子小明,因為8月初查出患上Ⅰ型糖尿病,所在幼兒園得知情況,在新學期開始兩天后要求孩子退學。
小糖人
即兒童糖尿病患者
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小糖人”的發(fā)病率達十萬分之六,且年發(fā)病增長超過14%。
家長的苦惱
孩子查出糖尿病,幼兒園“婉拒入園”
每天飯前打胰島素,孩子才5歲但很堅強
5歲男童小明(化名)左手手臂上安裝了動態(tài)血糖儀,平時測量血糖只需輕輕掃描一下,血糖數值就會顯示出來。
今年9月份,小明本該就讀幼兒園中班,但暑假期間查出患上了Ⅰ型糖尿病。如今注射胰島素幾乎成了小明每天必做的“功課”,一日三次,一次也不能少。吃飯前,小明的媽媽洪女士就會拿起棉球,蘸上酒精,撩開孩子衣服,在小肚皮上消毒后,一針扎下去。面對打針,滿臉稚氣的小明透露出普通孩子少有的堅強。
洪女士告訴記者,開學時她帶著兒子去幼兒園報到,交了學費,被子也領了,開學兩天后,洪女士和幼兒園老師叮囑,小明患有糖尿病,希望老師能夠多關心照顧。
據洪女士介紹,她將小明的情況反映給老師后,老師匯報給了幼兒園園長,園長向洪女士提出了兩條建議,一是立即退學,返還學費;二是家長來幼兒園陪讀,并簽署安全協(xié)議。洪女士表示愿意陪讀時,幼兒園卻婉拒了孩子家長的入學請求,并且退還了學費。
隨后,洪女士來到自己居住的小區(qū)附近的幾所幼兒園詢問后得知,這些幼兒園招生已滿,無法接納小明就讀。
洪女士表示,她想讓孩子每天上午在幼兒園上學,中午時接回來吃飯,這樣只在幼兒園上半天學,以便更好地照顧孩子,同樣也可以減輕老師的負擔。
“一些同樣患有糖尿病的孩子在其他幼兒園都可以入學,可我的孩子如今只能天天待在家里,時間長了,孩子都有些不想出門了。”說到目前的狀況,洪女士憂心忡忡。
園方的回復
園長建議等孩子病情穩(wěn)定后再入學
不過需要三甲醫(yī)院開證明,并簽署安全協(xié)議
小明就讀的幼兒園園長聶磊告訴記者,9月1日開學報到時,學校要求每個家長填寫一份孩子的健康情況登記表,洪女士在填寫表格中表述自己孩子的身體一切正常,并沒有健康問題,隨后幼兒園為小明辦理了入園手續(xù)。入園第二天,小明在教室里吃了塊有糖餅干,導致血糖急劇升高,這讓老師和家長非常擔心。
聶磊說:“孩子這么小,得了糖尿病,我們也非常同情,由于孩子太小,沒有自控能力,孩子在幼兒園時,每天要吃兩頓點心,一頓午餐,每個班級里的孩子都非常多,作為老師在照顧時很難做到萬無一失。當時提出讓家長陪讀一段時間,其實就是讓老師熟悉一下流程,對于測量血糖的時間有所了解,以及孩子的飲食需要禁忌的方面,因為老師之前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如果孩子家長在當初入園時能如實反映真實情況,幼兒園肯定會考慮將孩子分到人數相對較少的班級,這樣有利于老師能夠更好地照顧這個孩子。”
聶磊建議洪女士,可以考慮等孩子病情稍微穩(wěn)定后,再送孩子來幼兒園入學,園方并沒有直接拒絕孩子入學。不過,孩子如果選擇繼續(xù)來幼兒園就讀,需要去三甲醫(yī)院開具相關證明,表明孩子可以參加集體生活學習,另外還需要簽署安全協(xié)議,因為,這些手續(xù)都是以安全為前提。
幼兒園所在街道文教衛(wèi)科科長王燕表示,在了解具體情況后,建議家長等孩子的病情進入穩(wěn)定期后再送孩子入園就讀,如果不愿意在之前的幼兒園就讀,也可以選擇附近的高端私立幼兒園入學——這些幼兒園相對來說,班級學生人數較少,老師在照顧時會更加周到。
希望孩子能早日回到幼兒園,和小伙伴們一起快樂成長
讓人不安的疑問
1 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得糖尿病?
專家:糖尿病低齡化趨勢或與生活環(huán)境有關
蘇州高新區(qū)人民醫(yī)院兒科主任葉洪平告訴記者,5歲的孩子患上了糖尿病,表明胰腺功能有所受損,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病因,但是很有可能和生活環(huán)境有關。葉洪平此前也接診了一個低齡兒童,該名兒童出現(xiàn)了多飲、多尿、消瘦等癥狀,一測血糖,比正常值高出許多,仔細檢查后,孩子被診斷為Ⅰ型糖尿病。
提起糖尿病,許多人馬上就會往中老年人身上想,“除了醫(yī)生以外,很少有人會把糖尿病和兒童聯(lián)系在一起。”葉洪平表示,其實現(xiàn)在兒童糖尿病病例正不斷增加,患病人群有低齡化傾向,但人們對兒童糖尿病患者的關注程度,遠遠不及成年糖尿病患者。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促進全球對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關注,“聯(lián)合國糖尿病日”的主題連續(xù)兩年都聚焦在“糖尿病和兒童、青少年”。
據介紹,除了遺傳因素,兒童患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不良飲食習慣。小孩子大多喜歡喝甜飲料、吃油炸食物,這恰好是誘發(fā)糖尿病的不良生活方式中最突出的一點。研究表明,肥胖與糖尿病的發(fā)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2 孩子得了糖尿病那該怎么辦?
專家:控制好血糖,一樣正常生活學習
據了解,Ⅰ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島受損,分泌胰島素減少,多見于青少年。葉洪平醫(yī)生提醒:家長要留心觀察孩子的一些生活細節(jié)變化,看是否符合兒童糖尿病的前期征兆。“如果孩子經常感到沒勁,疲勞無力;以前不尿床的孩子現(xiàn)在尿床了;孩子吃得挺多,體重反而減輕了,出現(xiàn)這樣的癥狀,要及時送孩子到醫(yī)院檢查。”
對于已患糖尿病的兒童和青少年,他們年齡小,認知性差,這就需要家長和醫(yī)生更加細致和耐心幫助與指導。家長要懂得糖尿病的危害,主動掌握疾病日常護理要求,堅持督促孩子規(guī)律飲食、活動和用藥,定期監(jiān)測病情。
葉洪平表示,其實糖尿病也并不可怕,平時只要控制好血糖,同樣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生活學習。糖尿病兒童飲食原則上也是平衡膳食,保證孩子飲食的多樣化。每餐飲食都應包括主食、葷菜、蔬菜等。定時定量進餐也是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兒童糖尿病患兒多為Ⅰ型糖尿病,吃飯前需要采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定時定量,及時進餐,可以預防低血糖的發(fā)生。
動起來,讓糖尿病滾開
“合理增加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活動,養(yǎng)成規(guī)律體育鍛煉的習慣。這是預防糖尿病非常有效的途徑。”葉洪平建議家長,應該多鼓勵兒童和青少年走出戶外,運動起來,不要沉迷于電子游戲和手機;運動以中等強度為宜,可采用全身的有氧運動,如跑步、跳繩、登山、游泳等,應當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畢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