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學術保障機制有些錯位。學校學術評價、管理必須以堅持“學術性”為前提,尊重學術,維護學術自由,保障學術自由獨立價值。然而,在“學校學術自由保障機制為何錯位”問題上,調查中有95.6%的管理人員、97.7%的教師、96.7%的學生認為學校缺乏切實有效機制尊重和保障學術自由;學校內部規章制度很少涉及保障學術自由。導致各種學術以外力量對教學和科研施加了一些直接或間接影響,偏離應有價值取向;有的還打著繁榮學術的旗號卻使學術異化為非學術或反學術的東西。
三是師生權益救濟機制有些錯位。在“師生權益救濟機制為何錯位”問題上,調查中有96.2%的管理人員、96.8%的教師、95.9%的學生認為對原有校規校紀要組織專人進行認真清理和審查,并將清理審查情況在校園網上公告或以學校文件形式予以通告;管理就是服務,要服務好師生就要尊重和保障師生權益,當師生權益受到侵害時就要依法依規予以保護;有的學校雖然設立了教師、學生申訴、仲裁機構,但當師生權益發生損害時,很難得到有效保障和救濟,如教師的知識權保護、學生的學位證書發放等問題尤為突出。
四是學校考核評價機制有些錯位。目前,學校在人事管理和學術評價方面多是采取“一刀切”政策。在“評價和認可機制為何有些錯位”問題上,調查中有95.3%的管理人員、97.4%的教師、95.9%的學生認為學校治理機制借鑒和移植外來的做法較多,有些游離于現實。有關評價和認可工作業績、學術水平缺乏科學標準和公正機制;認可、評價學生不是看品行、增進知識和技能、理智和判斷力,而是過重看應試分數和夸夸其談表象,誤認為畢業脫離本土,看不起基層、農村第一線才是有出息;人事管理和學術評價沒有根據人才專長和職責特點進行分類,缺乏競爭,缺少流動,活力不足,管理體制和用人機制比較僵化,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很多學校把發表SCI論文當作科學技術和研究水平的唯一評價標準也是有失公允。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