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的過程中,豐富的語言詞匯、生動的結構、圖解的方式,既給了學生發散性思考空間,又能聚合起來回到課程標準上去。”勞拉.伽特曼認為,孩子們通過這堂合作課,不僅了解了滑翔機構造,掌握了力學原理,而且動手能力大為提高。
在Jaana Hekkanen看來,這種教學方式在中小學里要落到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要考慮如何讓學習變成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另一方面要考慮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意識。
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白水分校教授梁國立看來,這種基于項目教學的STEM教育是對當下時代要求的回應。中國制造業2010年的時候已排名世界第一了。與此同時,世界每年畢業的理工科學生,中國的數量要遠大于美國。美國社會產生了緊迫感,因而提出發展STEM課程,以增加他們在制造業中的競爭力。
一所美國高中的逆襲
STEM像是茲皮科斯手中的一根魔法棒,讓這個原本“學術不達標”的學校脫胎換骨。
2013年的一天,美國馬諾新技術高中的校長斯蒂文·茲皮科斯手機響了,這是一個陌生的號碼,從白宮打來,電話那頭的人告訴他,奧巴馬總統希望參觀他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