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教師協會總裁Juliana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STEM教育,首先是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學科的學習和實踐;其次是通過參與真實世界的項目實現跨學科的融合;再其次是凌駕于學科之上的學生未來職業和終身學習所需要的能力和素養的培養。STEM項目要求學生參與、合作、創新、分享,以及像科學家一樣做研究,像工程師一樣做產品……”
那STEM的課堂如何組織呢?在馬諾新技術高中的課堂里,你會看到幾個學生在講臺上展示一出二戰期間如何處置越獄逃犯的話?。喊烟臃附唤o德國人,德國人會殺死他;把逃犯交給一個能救他一命的醫療機構,會消耗本已短缺的當地資源。
把一節看似枯燥的歷史課上成妙趣橫生的話劇課,這樣的點子,來自一名英語老師和一名世界史老師思想上的“奇妙姻緣”。他們想通過盛行一時的反烏托邦小說《饑餓游戲》來討論道德困境問題,他們決定進行為期3周的協作教學,在這組項目學習中,他們不僅帶領學生探討了極權主義的興起和二戰的起源問題,同時也探討了這部流行小說的語言風格和藝術問題。而這場話劇則是他們項目的展示環節。
一場學科之間的“拆墻”運動
STEM的核心就是學科融合,強調對知識的應用和對學科之間關系的關注。
如果將STEM的內核拆開來,其中一個核心的關鍵詞,就是學科融合。在一些學校,學科融合的課堂形式不僅見于STEM課堂中,也在對傳統學科教學進行的重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