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剛結束,招生錄取考大學成熱門話題。
這兩天,微信朋友圈里在熱傳一個帖子,說“著名超級中學被清華大學列入黑名單”,同時還公布了10所“劣質中學”名單。
網傳熱帖稱,清華大學根據2011年-2014年畢業生質量評估,對全國百余所重點中學進行了量化考核。很多著名超級中學被評為“劣質中學”,讓人大跌眼鏡。這些“劣質重點中學”的特點是:考入清華人數非常之多,然而大多數學生在大學期間成績平平。在畢業生優良率最低的10所“劣質重點中學”名單中,大名鼎鼎的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榜上有名,就連清華園里的清華附中也未能幸免,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甚至以4.46%的優良率排名墊底。著名的衡水中學則以9.18%排名倒數第九名,成為唯一上榜的河北重點中學。
昨天,記者聯系清華大學浙江招生組負責老師,一位老師說,這個名單他們知道,這是不實傳聞。
很多國內重點大學
會對學生分省分學校做跟蹤記錄
不過這個名單,倒是說得有板有眼,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昨天,一位國內重點大學的招辦主任透露,這個名單,應該有一定的真實性,但不是網傳文章說得那么夸張,什么“黑名單”、“劣質中學”等。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學校評估,沒有“黑名單”之說。“你可以去清華大學招生網上看,前段時間清華大學教授去了很多中學做講座,包括了網傳的部分所謂‘劣質中學’”。
“國內幾乎每個重點大學,都會對招上來的學生,分省分學校做跟蹤記錄。像我們學校,這個做法已經延續了10年了。”
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辦主任說:“跟蹤評價的辦法,每個學校方法大同小異。有些可能比較粗,會統計每個省份每個中學的學生在大學期間的獲獎數量,什么獎都統計進去;有的細一些,分學業成績、社會實踐等獎項;最后,算出學校學生的平均水平。比如一所重點大學的學生,平均獲獎率是37%,而這所重點大學某個中學畢業生的獲獎率是60%,那說明這個中學的學生,在某個時期內發展潛力好;如果某個中學畢業生在這個重點大學的獲獎率只有15%,那說明這個中學的學生在一定時期內發展潛力一般。”
這類數據參考價值大不大?
“這種數據分析,每個學校都是內部在做,不對外的。做了很多年,但目前來看,只能自己看看。因為目前大學的招生,都是根據高考成績來,就算是自主招生,也是看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五大學科奧賽的成績,大學不會因為某個中學學生在大學期間表現不好,就在招生上有傾向。今后如果大學在招生上有更大的自主權,那這些數據也許會發揮更大作用。說實話,我們學校曾經一度想放棄這些跟蹤記錄。因為沒什么用。但現在計算機編程技術發達,做類似的統計,變得更方便了,這個事情也就堅持下來了。這其實就是大數據。”
這位老師補充說:“網上傳的這份名單,其實流傳了有段時間了,最近大概因為高考,又熱傳起來了。這個名單,對衡水中學來說有點冤。這兩年,衡水中學的素質教育已經跟上來了。另外,這份名單上,北京的中學占了一半,原因很簡單,因為清華大學在北京的招生數量相對是比較多的,所以學生在清華大學的表現,可能不如別的省份的學生在清華大學的表現搶眼。但我們大學搞招生的都知道,北京的中學,素質教育搞得很好,學生發展比較全面。從我們學校統計情況來看,浙江的中學,表現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