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本報報道了山西省呂梁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中,因認定“世界史不是歷史學”等情況導致報考者在資格復審環節被淘汰一事,廣受關注。
報道發出后,本報接到不少同類線索。比如,從本科生到碩士研究生,今年25歲的劉芳(化名)一直學習歷史學,但當她報考江蘇省蘇州市一個公務員崗位時,卻被用人單位以她所學專業不是“歷史學”為由拒絕。
對此,她表示“無法理解”。
考生質疑:7年歷史學學錯了?
劉芳的本科是“歷史學”專業,研究生是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中國史(中國古代史)”專業。
2017年1月,尚在天津師范大學中國史(中國古代史)專業就讀的劉芳,以應屆研究生身份,報考蘇州市吳江區檔案局公務員。經查詢了解,該崗位學歷要求為“本科及以上”,專業要求是“歷史學、漢語言文學、檔案管理、網絡與新媒體”。
“據我了解,研究生階段 歷史學 被分設為3個一級學科,分別是 世界史中國史考古學 ,而 歷史學 這3個字在研究生專業名稱里已經不存在了,本科階段則沒有 中國史 這一專業名稱。”基于以上考慮,“中國史”專業的劉芳,在初審首次報名中,將專業填寫為“中國古代史”。
然而,她填寫的專業名稱并未通過審核。
她打電話咨詢當地人社局,對方建議她咨詢檔案局。檔案局答復說,其招考要求專業為“歷史學”,而非“中國古代史”,因此審核未通過。
劉芳對此無法理解,自己本科學了4年“歷史學”,碩士學了3年“中國史”,到頭來竟“學錯了”?對此,劉芳就學科關系向對方作了解釋。
吳江區檔案局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劉芳要以“歷史學”專業報名參加資格初審,需要開具“中國史”就是“歷史學”專業的證明。
因當時正值學校放假期間,不便聯系學校相關工作人員,劉芳只得就自己的情況寫了一份說明,并將自己的專業改填為“歷史學”,通過了資格初審。
高校教師:為考生專業作證并非個例
這一情況,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師郭婷處得到了證實。
郭婷表示,相關招考審核要求學院開具“中國史”屬于“歷史學”專業證明的事并非個例。“主要集中于碩士研究生就業過程中,博士比較少見。因為博士就業大多對應的是高校,而高校人事部門對學科分類比較了解,但碩士研究生在公務員、事業單位報考和企業應聘時可能會被詢問此事。”郭婷說,學院一般會從方便學生就業的角度,對學科分類情況、研究方向等實事求是地作出說明,“至于招聘的人事部門對此是否認可,我們也比較無奈。”
正如郭老師所說,一紙說明并未令劉芳考試變得順利。
今年4月12日,劉芳接到吳江區檔案局負責資格審核的工作人員的電話,通知她通過了筆試,需要準備資格復審相關材料。
按照相關規定,天津師范大學為劉芳開具了畢業生求職推薦信和2017屆畢業生就業推薦表。
可在填寫就業推薦表中“專業名稱”一欄時,劉芳再次產生了疑慮。
“我該填 中國史 還是 歷史學 ?”因為有過差池,保險起見,她向吳江區檔案局致電咨詢,并再次被明確告知,如果今后她的畢業證上的專業名稱不是“歷史學”,而是“中國史”,那她仍然無法報考這一崗位。
“我覺得不合理,學校老師告訴我,現階段研究生專業名稱中是沒有 歷史學 這3個字的,如果因此不能報考,那相當于所有歷史學相關專業的研究生,都被擋在了公考的大門之外。”然而,劉芳的辯解未獲吳江區檔案局的認可。
“我是應屆生,當時還報名參加了別的考試,距離蘇州又遠,沒有精力去(蘇州)解決這個事,不得已放棄了。”據劉芳回憶,工作人員還曾告知她,像她一樣填報“中國史”專業被拒的考生不只她一人。
目前,劉芳正在準備報考天津、山西兩地的事業單位。為了避免尷尬,她選擇了不限專業的崗位。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