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據即通客戶端此前消息,作為河北省唯一一所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它的辦學地點卻不在河北,而是在天津,這其中有什么不為人知的故事。
最早,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 1903年,光緒二十八年,在天津創辦的北洋工藝學堂。當時河北省還叫直隸省,天津是直隸省的省會城市,因此很多河北的高校都創辦在這里,其中還包括河北大學的前身天津工商大學。一直到1967年天津從河北省分離出去成立直轄市,這種格局發生了改變。
河北工業大學校史館講解員張怡林:“那么當時河北省委就說了,因為當時天津是我們河北省的地方的時候,我們把好的高校建到了天津,現在你天津不是我們的地方了,我們還要把這些優秀的高校要回來。”
經過雙方協商,決定把辦學最好的兩所學校:河北工業大學和河北大學進行回遷,河北大學遷到當時河北省的省會保定,河北工業大學遷往邯鄲涉縣索堡鎮的深山中。
河北工業大學校史館工作人員楊洋:“而且那不在市里,還在山區里頭,為啥?因為當時正好中蘇關系惡化,要求全國高校的戰略物資轉移,當時不光我們學校到山區里頭去了,像清華,很多學校都過去了。”
從天津到邯鄲路途遙遠,學校不得不變賣校產來完成搬遷,前后將近十年的時間也沒有搬完,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搬遷途中還損壞了不少儀器設備。
楊洋:“我們很多大型的工業設備,很多的校辦工廠儀器很多,大型儀器你搬一次就再也用不了了,完全是資源的一個浪費,在主觀上面,老師和學生不愿離開自己的家鄉,因為這樣的原因,期間是兩次搬家,搬遷搬了1600多人。”
直到1978年鄧小平同志復出主抓教育,學校的校長潘承孝給鄧小平寫了一封信,詳細敘述了高校搬遷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巨大的損失,鄧小平同志親自批示:高校搬遷宜慎重再慎重!
楊洋:“這個事件一出,就引發了全國高校搬遷的風潮,開始往回搬,很多學校,像北京的很多學校,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往回搬的,因為鄧小平同志作出了指示。”
1979年6月11日,河北省委研究決定:河北工學院繼續在天津辦學,邯鄲部分調整撤銷,決定一下,全校師生無不歡心鼓舞,連夜啟程搬回天津。
張怡林:“當時的學生們一聽說我們可以繼續回到天津辦學了,大家都紛紛以最快的速度撤了回去,同學們搬遷都是抱著自己的桌子椅子,沿途從天津到邯鄲的鐵路沿線上到處扔滿了咱們學校的被子褥子,上邊還印著河北工學院。”
就這樣,河北工業大學就一直留在了天津辦學,當初搬到邯鄲留下的少部分搬不走的工業設備和校產就建起了現在的河北工程大學。(河北新聞廣播記者 宋肖肖)
河北這些高校也要看齊“雙一流”
2016年9月,《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意見》頒布實施,河北省將分類支持、重點建設12所一流大學和54個一流學科。
河北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燕山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
>>“雙一流”名單中有你的母校嗎?
入選的12所高校中,河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師范大學等4所高校成為省重點支持的一流大學建設一層次高校。河北農業大學、河北醫科大學、華北理工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經貿大學、河北工程大學和河北中醫學院等8所高校成為一流大學建設二層次高校。
在一流學科建設方面,共有17個學科獲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37個學科獲批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其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包括河北大學的化學、光學工程、中國語言文學,河北工業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燕山大學的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河北師范大學的生物學、考古學、數學,河北農業大學的作物學,河北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華北理工大學的冶金工程,石家莊鐵道大學的土木工程和河北科技大學的生物工程。
>>河北投25億元助高校創建“雙一流”
為實現從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強省跨越,從2016年起,河北省增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專項資金,省財政連續5年每年拿出5億元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共計投入25億元。力爭到2020年,3所左右大學達到或接近國家一流大學水平,一批學科進入國家一流學科行列,個別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