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的副主任 袁振國:
您好。
白巖松:
首先可能一開始我們要去界定一下,這個世界一流大學看名單的時候,似乎更多的集中在綜合大學上,而世界一流的建設學科更多出現了很多,可能不是綜合大學,但是是專業類學校,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嗎。
袁振國:
實際上作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學校,它主要看它的整體水平,當然它的整體水平是由多個高水平學科支撐的,它的人才培養,它的科研成就,總體上它能夠在世界一百位、兩百位之前的這樣的整體水平,它才能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學校。
白巖松:
就是它必須要更綜合一點才更有可能。
袁振國:
對,那么一流學科的建設,它主要是要考慮在全世界的學科領域里能夠排到千分之一之前,千分之五之前的一些學科。
白巖松:
接下來我們要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當今天這個名單正式公布之后,是否就意味著在我們的記憶當中和在我們的標準當中停留了很長時間的“985”、“211”徹底淡出我們的視線。
袁振國:
我想還是一個繼承關系,“211”“985”工程的建設,為我們現在建設“雙一流”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但是它是一個新的起點,以前我們“211”“985”政策支持的內容以及這些名稱,在我們現在的文件當中都不會再出現了,在現有的政策當中也不會再保持了,它都會同等到“雙一流”建設的計劃當中去。
白巖松:
大家可能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其實陳寶國部長也說過,這不是“985”或者“211”工程的山寨版或者怎么怎么樣,是一個全新的計劃,我們為什么要在有了“985”“211”之后要考慮“雙一流”,它究竟不同在哪,為什么要這么做?
袁振國:
這首先是歷史時代的不同,大家知道中國的經濟水平、社會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我們現在整個的高等教育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前幾十年,我們主要解決的是規模數量和一定質量提升的問題,而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教育強國這樣一個新時代,那么要在全世界競爭高水平的時候,用原來的目標,原來的思維方法和原來的政策措施已經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了,所以才有了這樣一個重大的戰略性新決定。
白巖松:
陳寶生部長特別強調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您覺得會開始什么?比如我看到今天的名單的時候,格外關注的是開始對學校的學科特別在意了,甚至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高校可能并沒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但是一招鮮,在某一個學科完成了一種突破,就像羽毛球最開始是女雙先拿了冠軍,才有了后來五塊金牌都拿,是不是鼓勵大家去做這種一招鮮?
袁振國:
任何一個大學,高水平的大學是要靠學科來支撐的,沒有高水平的學科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大學,學科的布局從整個國家來說,是要顧及到科學技術發展的各個方方面面,事實上也是這樣,在我們相當一部分的高水平大學里,它有著相對完整的學科布局,但是也不是能夠包打天下的,也不是所有學科都是優秀的,但是我們很多其他在綜合實力上可能不是最強的學校,但是它們有些學科的建設,有歷史的傳統,有建設的經驗,有特殊的成就,把這些學校的學科從全國的角度來說,保證我們整體學科的進步,這是我們考慮一流學科建設的一個主要考慮,也希望通過這個學科的建設來帶動其他學科的建設。
白巖松:
袁主任,這個問題也必須要去問,您參加了這樣前期的過程,這樣的被我稱之為高校的高考,而且五年之后,它不是終身制,名單可能還會發生變化,在遴選的過程當中公平嗎?
袁振國:
選擇的角度,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單位的確定,是一個綜合的考慮。首先我們是從國家發展的需要,國家重大戰略的需求的角度來考慮的,哪些學科,哪些學校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接近世界的優秀學科的潛力比較明顯,這個是考慮問題的主要方面。當然競爭當中,學校的努力,地域的條件,歷史的因素都會發生作用,這些對學校的評審也會有一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