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校“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高校 學科
中山大學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暨南大學 藥學(自定)
華南理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
華南師范大學 物理學
中山大學:
文理醫工融合發展 著力“補短板”
在中大今年秋季工作會議上,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基于 “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戰略要求,部署了中大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動計劃,提出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和開放式的一流大學的奮斗目標。
從 “綜合性”出發,中山大學文理醫工融合發展格局初顯。在2017年QS評價體系中,五大學科領域均有明顯提升,其中工程與技術領域進步快速,由學科調整后2016年的全球排名387位提升至251位,國內排名由27位提升至16位。藝術與人文、生命科學與醫學、自然科學等學科領域的全球和國內排名都明顯進步,“補短板”的工作已初顯成效。
羅俊基指出,一流大學不僅要有一流的學科、一流的教師、一流的學生、一流的人才培養、一流的科研創新、一流的管理服務,同樣要提供一流的條件、一流的環境和一流的待遇。其中,一流的條件,學校將在“三校區五校園”新建300萬平方米校舍,已經投入大量經費改善教學科研條件;一流的環境,學校著力開展校園環境綜合治理;一流的待遇,學校穩步提高教職員工的薪酬標準,兩年來員工薪酬有較大增長,今年也將適度增加。
暨南大學:
建立“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特區”
此次暨南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是生物醫藥學科群。記者從暨南大學了解到,該學科群涵蓋藥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粵港澳中樞神經研究院、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等10個學院(研究院),涵蓋15個一級學科以及9個ESI學科,其中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藥理學和毒理學2門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臨床醫學進入前5 ,學科覆蓋面廣。
加強對該學科群的建設,將帶動和支撐該校多個相關學科(如化學、材料學、食品科學、信息科學等)的發展,并在科研平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有力推動校內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和協同創新。
暨大將在現有基礎上,通過在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對建設學科群將建立“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特區”,實施特區政策,在人、財、物方面優先資源配置;為一流學科群超常規地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政策保障等;在經費上優先考慮,保證經費充足;對取得重大成果的項目,將適時、及時采取“重大獎勵+滾動支持”的績效獎勵政策;同時轉變考核評價指標,鼓勵創新,為一流學科建設提供寬松和諧的創新發展軟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