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黨委委員、研究生院院長、著名植物學家鐘揚教授9月25日上午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
鐘揚,1979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984年畢業于該校無線電電子學系,獲無線電電子學工學學士;留學日本國立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The Graduate University for Advanced Studies),獲生物系統科學博士。1984-1999年在中科院武漢植物所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92)、研究員(1996)、副所長(1997);1992-1998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密西根州立大學合作研究4年。
2000年起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植物學和生物信息學博士生導師,并擔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上海生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學理論生物學中心教授、西藏大學教授等;兼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生物信息學與理論生物物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植物學會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2002-2006年兩次任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數理研究所外國人客員教授。2009年被教育部批準為長江計劃特聘教授(西藏大學),曾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是中組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曾任西藏大學校長助理。
鐘揚教授現為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他從事植物學、生物信息學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30多年,勤奮鉆研,銳意進取,在生物信息學、進化生物學等生命科學前沿領域有較長期的積累和獨創性成果。鐘揚教授在交叉學科領域教書育人、因材施教,培育了許多學科專業人才,多次獲國家和上海市嘉獎;情系社會生態,堅持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利用,把科學研究的種子播撒在雪域高原和上海海濱,為國家與社會的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鐘揚教授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國對口支援西藏先進個人、國家發明二等獎、全國先進工作者、“上海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獎、上海市教衛系統優秀黨員、中央電視臺和光明日報社2015“尋找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特別關注教師”等榮譽。“鐘揚青藏高原生物學研究創新工作室”被上海市總工會命名為“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