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弓寫作是箭
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曹文軒演講后主持人問他:你的童話作品是怎么寫出來的?
作為世界兒童文學最高獎的獲得者,曹文軒回答:因為我有15年的哲學閱讀史,“當這些哲學文獻沉入我的靈魂里血液里,文學創作的時候,自然就流淌出來了”。
曹文軒指出,中國作家輸給世界上其他一些作家,就輸在讀書上。他連續發問:“你不閱讀如何發現經驗?你不閱讀哪有生活的艷麗?你不閱讀哪來的申辯能力,你不閱讀哪來的想象能力?”
所以曹文軒總是送青少年一句話: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就是弓和箭的關系。然后還要強調,“你們把這句話記下來,用一輩子記住,寫作是一支箭,閱讀是把弓”。
來自石家莊的一位語文特級教師要來話筒,向兩位教材編寫者反映:“現在很多中學把閱讀的時間,甚至把語文的時間、語文早讀的時間給壓縮掉了。而且他們不允許孩子們在教室里看類似于《讀者》、小說等跟學習無關的讀物,所以說孩子們寫作的時候想象力或者寫作的能力會比較差一點。”
“語文為什么要給數學讓路?”溫儒敏自問自答,數學突擊一個月可能提10分,語文突擊一個月搞不好減5分。語文是一種綜合能力。所以現在語文高一是必修課,高二是選修課,高三就是“兵荒馬亂”的考試。
正在著手編高中語文教材的曹文軒在會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新的語文教材要對教師學生有制約作用,比如文章后提供書目。“這個書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須看,因為要與教師的語文教學和學生的評估直接掛鉤,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