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86、科學家采用了一個笨辦法,準備好一大片森林等兔子來撞。他們在巨大的探測器里裝上大量反應物質,等待過路的暗物質粒子______撞上其中某個原子核。當然,為了盡可能排除其他粒子撞上原子核而產生的干擾,科學家往往把這樣的暗物質探測器深埋在地下,讓厚厚的巖層把不會隱身的其他粒子盡可能______在外面。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碰巧 屏蔽
B.突然 隔絕
C.隨機 阻擋
D.偶然 封閉
87、不少人有這樣的閱讀經歷:偶一日拿起一本書來,竟然一讀就______,超然物外,沉浸書中,數小時流逝而不覺。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氣竟然也______下來,有一種難得的靜謐,更仿佛有一種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繚繞。這便是閱讀的力量。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欲罷不能 沉靜
B.手不釋卷 沉穩
C.樂此不疲 安寧
D.愛不釋手 安定
88、19世紀末,中國維新派代表人物嚴復將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著作譯為《原富》,獻給光緒皇帝,但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可以說,與市場經濟______是近代中國經濟落后的重要原因。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若即若離
B.分道揚鑣
C.南轅北轍
D.失之交臂
89、有人說,“安逸的日子,有時是一種腐蝕劑”。這話不無道理。遠離了戰火硝煙,有些人就會逐漸淡忘為國捐軀的______;過慣了衣食無憂的生活,有些人就會______、精神空虛。少數人曲解歷史、惡搞先烈的行為,應引起全社會的警覺。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剛正不阿 趾高氣揚
B.大義凜然 忘乎所以
C.永垂不朽 得意洋洋
D.視死如歸 不思進取
90、面對共享單車炙手可熱的投資風口,投資者、商家______,大肆在各大城市投放共享單車,不少城市都已______,居民生活都受到影響。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一哄而上 捉襟見肘
B.躍躍欲試 束手無策
C.蜂擁而至 不堪重負
D.爭先恐后 應接不暇
91、在候鳥的眼中,中國的東北是湖沼成群、草水茫茫的絕佳驛站。每年春季,鶴、鸛、天鵝等候鳥紛紛飛向安靜涼爽的地球北端求偶育雛。漫漫長路之中,它們會______地從富饒的東北濕地經過,有的吃飽睡足之后繼續北上,有的則干脆在這里筑巢安家,等待秋天的到來。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千里迢迢
B.拖家帶口
C.不約而同
D.隔三差五
92、一個人得病最深,莫過于病入膏肓而自以為沒病。比如古代的蔡桓公,神醫扁鵲幾次提醒“不治將恐深”,他先不屑,后不理,再不悅,可當身體毛病______時再想醫治,已經______。與其說蔡桓公死于病癥,不如說死于諱疾忌醫,實乃可嘆可悲!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出現 無計可施
B.發作 無從下手
C.暴露 于事無補
D.顯露 無力回天
93、“唯意志論”者固然______,只追求利益的人生同樣蒼白無力,“喻于利”不是開啟幸福的萬能之鑰,“喻于義”才能推開夢想的必然之門。構筑精神的高地,______理想的底色,才有靈魂的原野郁郁蔥蔥,文明的河流碧波蕩漾。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舉步維艱 留存
B.躊躇滿志 保留
C.進退維谷 鋪陳
D.瞻前顧后 增補
94、互聯網時代最奇妙的地方就是人人可以參與,人人可以發聲。雖然存在明顯的“羊群效應”,但并不是隨便哪個“大V”就能______而去。想當領頭羊的很多,但能最后帶走羊群的不多,或許這才是網絡領域里熱鬧不斷,各路觀點______的道理所在。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裹挾 層出不窮
B引導 參差錯落
C挾持 此起彼伏
D誘導 良莠不齊
95、魯迅活著的時候,一般的操觚之徒是不敢與之對壘的。梁實秋算是一般之上的,故而有幸與之走上幾個回合,結果弄得______,到1964年寫《關于魯迅》時還有些忐忑不安。直至梁去世,他對先他去世的魯迅的評價,始終保持在當日論戰時的態度,并無______的言辭。從這一點來說,梁不失為一位君子。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不歡而散 落井下石
B.如坐針氈 劍拔弩張
C.心有余悸 變本加厲
D.落荒而逃 大而無當
96、傳播技術是把雙刃劍。如果說真實信息的傳遞早已能做到____________,不實信息特別是謠言的擴散也____________的便利。從這個意義出發,我們只有用權威消息戰勝小道消息,謠言才會無處藏身,真實才能充盈每個人的生活空間。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無孔不入 出人意料
B暢通無阻 左右逢源
C無所不在 始料未及
D無遠弗屆 前所未有
97、任何一個政府都存在科層制,在日常工作中遵循科層制的若干規律,屬于政府運轉的常態。但是,科層制作為一種組織內部的關系準則,如果擴大到外部,就與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初衷______。一個縣長可以對下屬下達權威性指令,但無權對一個普通市民的個人生活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背道而馳 指手畫腳
B.大相徑庭 頤指氣使
C.格格不入 說三道四
D.相去甚遠 橫加指責
98、明末地理學家徐弘祖經34年旅行,寫有天臺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等著作,除部分______外,遺有60余萬字游記______,去世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此書是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______紀錄。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散落 素材 審慎
B.流失 文稿 周密
C.散佚 資料 詳細
D.缺失 著述 完備
99、沒有什么是______的。生活就像自然,有陽春,也有金秋;有酷夏,也有寒冬。走運和倒霉都不可能持續很久。對于______情況,如果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那么厄運就會像大海的波濤一樣,在你生活的海岸上忽起忽落拍打不停。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一成不變 突發
B.循規蹈矩 特殊
C.按部就班 意外
D.千篇一律 臨時
100、面對時下大數據時代奔涌的多元、多源、異構的海量數據,無論是被美譽為“孕育了現代科學”的統計科學,還是應大科學之運而生、正如日中天的數據科學,也都只能______。今日之大數據,明日之大信息,扭轉乾坤者,還屬革新后的統計科學與數據科學。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望其項背
B.望洋興嘆
C.可見一斑
D.淺嘗輒止
101、任何時候,內容推送不能少了“總編輯”,再好的傳播渠道也要有“看門人”,即使在技術為王的時代,也不能完全讓算法______內容。這一方面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規、更理性健康的輿論空間,為互聯網算法時代的信息傳播______,但更少不了作為內容提供者的智能平臺,肩負起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揚長避短,讓技術和算法真正造福這個時代。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干預 添磚加瓦
B.決定 保駕護航
C.影響 遮風擋雨
D.代替 披荊斬棘
102.在偶像級人物的背后,往往有追逐經濟利益的資本力量的______,它們利用輿論制造全民的娛樂狂歡,以此牟利。因此,對于追星現象,我們也要保持一分清醒,在狂熱追星之前,看一些不同角度不同觀點的文章,多一些思考和冷靜,就不會______。一旦看清偶像背后的真相,就不會輕易陷入狂熱與沉迷。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操縱 迷失
B.操控 盲從
C.挾制 沖動
D.轄制 跟風
103、①從一個個人、到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
②要想去沉疴、啟新機、唯有永葆進取之姿、奮斗之態
③唐代開元盛世,玄宗喪失進取心,驕傲怠惰,沉溺享樂,終致“安史之亂”
④清朝康乾盛世,朝野洋洋得意于文治武功,奢靡腐化,放松吏治,轉而走向嘉道中衰
⑤生存和發展最大的威脅,往往不是突如其來的重大災難與變故
⑥而恰恰是那些壯大時、強盛時不易察覺、緩慢積累起來的倦怠與松懈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③④⑤⑥①②
B.②⑤①③④⑥
C.②①⑤⑥③④
D.③④①⑤②⑥
104、①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血管、結締組織、骨骼、軟骨和牙齒的活力
②唾液中就含有這樣極具魅力的物質--腮腺激素
③尤其能強化血管的彈性,提高結締組織的生命力
④這種激素是由腮腺分泌的,許多學者認為它是“返老還童”的激素
⑤永葆青春、返老還童幾乎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⑥所以,唾液在美顏、護膚方面亦有用武之地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②①③⑥④⑤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③①⑥⑤④
D.⑤②④①③⑥
105、①在生活的河流里,有碧波蕩漾也有逆浪翻卷,有水緩沙白的平川,也有礁石林立的急彎險灘
②因此,我們不但要學會在順境中生活、工作
③更要學會在逆境中奮斗、拼搏,在痛苦的時候,要笑著流淚
④生命是舟,注定要在生活的河流里破浪航行
⑤放舟平湖,一帆風順,固然是天下人之心愿
⑥可是,人生俗世間,又豈能事事如意時時順風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①⑤⑥②③
C.⑤④①⑥②③
D.①⑤⑥④②③
106、古時,駕車有“五馭”,《禮記》中有“入國不馳,入里必式”等要求,說的是古人的行車之德。今天,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私家車司空見慣,國人正加速駛入汽車社會,讓觀念和素養追上時代的車輪,顯得日益迫切。
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結尾,文章最可能講的是:
A.行車中的不文明行為
B.中國古代的行車禮儀
C.交通規則的演變過程
D.汽車社會的基本特征
107、陶行知先生曾經告誠,“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一個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話語、一次不公平的對待,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沒有立德樹人的仁心、沒有誨人不倦的耐心、沒有有教無類的公心,那么這樣的教育是沒有溫度的。正如一些教育界人士的疾呼,許多教師不缺知識,不缺方法,缺的是愛心,缺的是責任心。今天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回到人本身、關往人的成長。
作者認為當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沒有以人為本
B.沒有因材施教
C.方法簡單粗暴
D.在公平方面有欠缺
108、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而又最廣泛利用魚類的國家之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魚”形文字,在青銅銘文中有更多的“魚”形文字。先秦時期的《詩經》是我國人民識別、記載物種最早的一部古籍,書中記載了魴等20多種魚類。從南朝梁代陶弘景的《神農本草經》到清末吳儀洛的《本草從新》,眾多的“本草”更為詳盡地記載了魚類的形態、生態、分布、食用和藥用等方面的知識。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
A.記載魚的古代文獻
B.我國魚文化的歷史
C.古人利用魚的方式
D.“魚”字的演變過程
109、員工家庭福利政策的長期缺失,雖然給企業帶來了成本降低、產量提高等顯而易見的優勢,但對員工而言,拋棄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顯然不是合理的職業規劃。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家庭福利政策的匱乏實際上反映了美國經濟中企業和員工之間權利不平衡的狀態。經濟產出流入公司利潤的份額在飆升,而員工的薪酬卻停滯不前,這必然會導致美國陷入人才流失的困境。
這段文字意在:
A.揭示個人職業規劃和現狀之間的矛盾
B.指出美國企業和員工權利不對等的問題
C.揭示美國人才流失的深層次原因
D.強調美國家庭福利政策缺失的不利影響
110、古籍借閱的保護與利用能夠求取最大公約數,即如何能夠滿足所有人的權利,又能夠使得古籍本身不會受影響和破壞。顯然,二者不是截然對立、非此即彼的。尤其在現代信息技術如此成熟的語境下,______。比如,對歷史古籍進行影印,制作復制本;或者對歷史古籍進行掃描,形成電子版本。這些足以讓古籍分身有術,古籍妥存與向所有人開放不再沖突。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古籍借閱的保護和利用需要開拓思路
B.古籍本身可以不再是知識傳播唯一的載體
C.普通民眾對古籍閱讀的需求在日益增長
D.引導讀者利用電子資源或許是更好的辦法
111、任何國家的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但在發展過程中,強調的重點可能不一樣,帶來的后果也不同:過多強調文化的民族性,可能使民族文化游離于世界文化之外;過多強調文化的世界性,又可能使民族文化喪失民族特色。就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看,每個國家的文化要想在世界舞臺上確立自己的地位,必須突出文化的民族性。喪失民族特性的文化,不可能有多大的影響。但是,并非民族性的任何堅守都會導致世界性。一種文化只有反映時代脈搏、體現時代精神、回應時代呼聲,才有其活力和生命力,才會產生世界性的影響。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B.如何理解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關系
C.什么樣的文化才能具有世界性
D.不能用文化的世界性取代民族性
112、當遇到我們熟悉的事物,大腦會在“登記處”搜索,當發現匹配的模板,大腦便不再費心糾結于眼前這個事物的細節,而是直接向下級知覺系統通報“這個是人臉,下一題”,這就是“自上而下”的加工。而當面對新的事物時,大腦無法對照既有的模板進行識別,便不得不仔細加工眼前的事物,再將細節組合,從而構成對新事物的知覺。這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過程更加費時費力。最后,大腦會將新事物存儲到“登記處”,以便下次可以進行省時省力的“自上而下”加工。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A.大腦根據既有模板來分析新事物
B.大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
C.大腦更傾向于“自上而下”加工信息
D.對事物的熟悉程度影響著人們的視覺感知
113、在齊桓公、管仲那個時代,“俠”就是守信諾,你對我好,只要你開口,我就幫你做到。后來,《游俠列傳》里的漢代俠士朱家、郭解等,則在“俠”的定義上又多了一層含義,就是把財富分給貧苦百姓。而現代社會,一些武俠小說和影視劇的流行,創造了模糊的社會背景,神化了一些武術技巧,反倒讓我們遠離了“俠”。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只要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就是“俠”。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在不同的時代,人們對“俠”的認識也不盡相同
B.只要符合“俠”的含義,當今社會中的人也是“俠”
C.武俠小說、影視劇的流行扭曲了“俠”的形象
D.今天的“俠”比古代的“俠”更具有英雄氣概
114、古代先哲對愛因斯坦等有顛覆性創新的科學家具體如何產生影響?表面上看,這些古人對物理學和整個科學領域的認知天真而充滿錯誤,對科學幾乎什么都不懂。但是,他們問了很多根本性問題,并進行了嚴肅討論。如果當代科學家想擺脫常規思維的束縛,這些古代先哲將會是靈感的源泉:在追尋知識最前沿時,他們顛覆性、同時又充滿孩子氣的問題,將會指引人們進入新疆域。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古代先哲對科學本質的認識至今仍具有啟迪性
B.當代科學研究是在前人成就基礎上的大膽探索
C.科學要在揚棄古代先哲思想的基礎上繼續前進
D.古代哲學思想為科學的創新性研究提供了助力
115、社會學家費孝通曾以“差序格局”來描述中國傳統社會的倫理結構,認為此結構中最大的毛病是“私”。但中國傳統社會也確有梁漱溟所說的“倫理本位,互以對方為重”的優點。中國傳統的“差序格局”之所以有陷于“私”的弊病,并非儒家所倡“仁”的本義,而是由于存在“分殊之蔽”的歷史局限或認識局限所造成的。在現代社會,把孝悌與博愛、個人與社會、情感與理性、道德與法治有機結合起來,需要對儒家的仁愛精神作出創造性詮釋和創新性發展。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傳統社會“差序格局”的倫理結構忽略了“仁”的本義
B.“分殊之蔽”的局限性導致中國傳統倫理“私”的弊病
C.傳統社會的倫理結構融匯了“私”和“仁”的精神內核
D.儒家仁愛精神應融合現代性價值元素方能歷久彌新
116、慈善是一種基于人性光輝的選擇。這種人性光輝,總是由內而外、由近及遠地普照。《孝經》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西方諺語也講,“慈善始于家庭”。生活可以有“詩和遠方”,慈善卻不該有“燈下黑”。從身邊的人開始理解慈善,從能做的事開始踐行慈善,把慈心善行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使之成為公民的一種愛心表達、一種社會責任、一種生活方式,這才是慈善的意義所在。慈善作為一個人良知良能的體現,其最可貴的價值,不僅在于做了某件大事,更在于它充盈于身邊的一件件小事。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慈善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B.慈善是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
C.中西方的慈善理念基本一致
D.慈善在中外經典中經常被提及
117.蚯蚓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多種角色,既是“消費者”、也是“創造者”。它通過取食、消化、排泄(蚯蚓糞)、分泌(粘液)和掘穴等活動對土壤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傳遞做出貢獻,可以對多個決定土壤肥力的過程產生重要影響,被稱為“生態系統工程師”,也被認為是地球上的“第一勞動者”。它在土壤中的一切活動都是對土壤環境的“改造”,它的生命活動在土壤物質生物小循環中必不可少。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有可能講的是:
A.生態系統的循環過程
B.影響土壤肥力的因素
C.蚯蚓對土壤的改造
D.蚯蚓的生活習性
118、《虛擬社區》用很多比喻說明,我們人類可能活在與線下世界完全不同的一個線上世界。在談及網絡的社交屬性時,我們經常有這樣的疑惑,到底線上交往會不會影響線下的交往,如果太多地出現在線上,會不會在線下就變得跟大家隔絕。在這里特別要提到的是,我反對數字二元論。我們現在有的東西是原子和比特的混合,它們共同增強了我們的現實感。尤其是當我們來到移動互聯時代,使用眾多應用程序的時候,我們會模糊線上線下的界限。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線上與線下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B.線上交往和線下交往的爭論沒有意義
C.線上交往過多會造成人們彼此隔絕
D.線上世界和線下世界的關聯愈發緊密
119、以英國為例,據英國全國志愿組織理事會統計,受財政緊縮政策影響,2012年度政府對慈善組織的資助減少了13億英磅,較前一年下降8%。為此,英國的慈善組織不得不以更加“企業化”的管理模式來應對資金困局。在開源方面,主要是拓寬籌資渠道,比如開展房屋租賃、培訓課程、慈善商店等慈善性質的交易活動;在節流方面,主要舉措是加強組織內部管理。因此,雖然歐洲經濟大環境不好,但調查數據稱,英國2011~2012年度的慈善組織經營性收入仍然有213億英鎊。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慈善組織應當減少對政府的依賴
B.慈善組織應不斷改善自身管理模式
C.開源和節流對慈善組織管理缺一不可
D.經濟形勢對慈善組織的發展影響較大
120、既然密封試卷對“高考”如此之公平,范仲淹、蘇頌等人又為什么反對呢?他們的觀點如出一轍,那就是“高考”試卷密封只看試卷優劣,不看平時德才,這與如今一些人的觀點何等相似。但是,正像包拯反駁范仲淹說的那樣:一個人的實際德行很難核實,何況考官未必都能以公心取人,他們“或緣其雅素,或牽手愛憎,或迫于勢要,或通于賄賂”,很容易做出不公的事情,要想維護“至公”的“高考”手段,“高考”試卷密封,依然勢在必行。
通過這段文字,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是:
A.“高考”試卷密封制度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B.人才的選拔要注重對德才的考察
C.科舉考官往往難以做到公平公正
D.相對而言“高考”試卷密封是較合理的制度
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