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 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由于家長急于為孩子順利升學積累優勢,“搶跑學習”“超前教育”在學齡前兒童中已經非常普遍。但專家指出,“超前教育”造成孩子“領跑”只是暫時的假象,將超前于孩子發展過程的知識技能強加于還沒有完全做好能力上準備的孩子,可能會帶來“拔苗助長”,上演現代版“傷仲永”的嚴重后果。
幼升小“牛娃”頻現引發集體“吐槽”
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文章中提到某名校幼升小報名人數8000多人,經過網選、機考、面試三輪,最終只錄取60人,競爭激烈程度令人咋舌。名校光環之下,不少家長精心撰寫了“牛娃簡歷”,希望為孩子爭得一張“入場券”。
文中發布的一些“幼兒簡歷”截圖顯示,這些以孩子口吻寫出的“自我介紹”,成了父母們的“寫作比拼”。
“繼承了復旦碩士老媽的語言能力,三個半月我開口說話,一歲熟練表達意愿,旅途中還會主動和美國的游客用英語聊美杜莎和居里……”
“擁有清華博士老爸強大的數學基因,中班時就能進行百以內的混合運算,也知道小數、分數和負數……”
“托班的時候就學會了時間管理,懂得核反應堆、堿基配對以及RNA轉錄,和爸爸一起聽微積分學會了函數和極限,平時喜歡的游戲是編程,會用Swift語言編寫代碼……”
簡歷中頻頻出現“高學歷”父母、超前能力、甚至一些專有學術名詞,讓不少網民直呼“大開眼界”,更引發網友們的“吐槽”:“別人家的娃從沒讓我失望過”“三個半月就開口說話,違反了人類發展規律”“幼兒園就會這么多,還讀什么小學?老師都沒你懂得多”……
“‘牛娃簡歷’是否有夸大嫌疑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不難看出,‘牛娃’的背后是一群焦慮的父母,一群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搶跑”的家長。”湖南師范大學教授丁加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