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三:嚴副書記能負擔起貴族幼兒園的學費嗎?
另一個觸動公眾敏感神經的問題是,李某曾在群里跟其他家長吹噓,女兒即將就讀一所重點小學,因為女兒是“內定生”。雖然涉事學校很快發聲明說“嚴重失實”,但這顯然已經惹怒了網友,有人進一步質疑:金蘋果幼兒園每月學費一萬多,校車費兩千,顯然并不便宜。
更有網友搜索發現,一家叫做四川中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企業,股東名單中既有“疑似”副書記前妻名字的李某,又有一個叫“嚴春清”的男子,二人共計持股50%。此外,李某名下還有四家公司。
嚴春清、嚴春風,兩人有沒有關系?四川中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位股東王衛東否認了公司股東里有“嚴春清”的說法。
記者:您的公司里有個叫嚴清風的您沒聽說過嗎?
王衛東:我哪里有這么個股東???不知道。
記者:您有一個叫中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企業是不是?
王衛東:那個,稍后有什么事在我的微博上發。
記者:這個不用在微博上發吧王先生,就一句話的事。
王衛東:沒時間跟你聊。
這些網友們的疑問,尚無權威部門回答。輿論持續發酵,關注焦點已經從“特權”問題,轉向了“廉政”問題。四川省紀委宣傳中心主任苑堅接受央視記者楊妮采訪時說,四川省紀委監委已經及時介入調查。
四川省紀委監委網站截圖
苑堅:網上一出現相關輿情,我們就關注到了,并且持續和相關部門在進行溝通。目前省紀委監委已經介入了調查核實,調查結果一出來我們會適時公布。
對于網絡輿情,黨紀政紀部門介入,應該給予肯定。然而,在“嚴書記輿情”這個個案里,幾個回合下來,總給人一種“輿論總是領先調查一個身位”的感覺。確實,就算涉及“特權”的問題屬于自己不說別人不知道;但涉及“廉政”的部分,不能只靠輿情來緊盯。就算網友不“問”,相關部門能不能也做到“搶答”,不讓本來不算嚴重的輿情,發酵至今天這個地步呢?
微博上流傳的微信群聊截圖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偉東認為,從目前一些網絡輿情發酵的案例中看,一些政府部門還是習慣于被動回答問題,而不是主動發現問題。這個流程機制還有欠缺。
楊偉東: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個案,讓主管部門總結經驗,梳理形成一套比較有效的回應,或者說內部糾偏,或者內部調查事實的固定流程方法。關鍵是在流程制度上構建起一系列的調查機制,而不至于說網民提出左有問題,我就左邊應對;右有問題,我就右邊應對,人家說一我就查一,說二我就查二,出現這種收尾不能銜接的情形。
正如一些網友所說:嚴書記女兒這幼兒園都快畢業了,至少上了三年;那么三年中,網友們能發現的問題,有關部門能不能發現?楊偉東認為,網絡輿情和政府部門的調查,應該既是隊友,又是對手,兩種監督之間有必要形成一種良性競爭和有效合作。
楊偉東:網上輿情和政府調查,不是截然對立的。網民、媒體和輿情,反映了公眾對問題的關注。管理部門和媒體網民的有效銜接,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就不至于在這樣的調查中讓相關部門顯得被動,讓人覺得牽著鼻子走。能夠解決問題,又建立起通暢的機制,才是更為重要的。
從這個角度講,四川省紀委監委介入調查只是回應的開始,我們期待也堅信紀委監委部門能夠給出一個有說服力的調查結果,廓清網民質疑的焦點。也唯有此,一起輿情事件才能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