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同齡人尚在讀博還未畢業的情況下,他們就能夠被聘為重點高校的教授,這樣的成績實在是令人驚訝。這些“90后”青年科學家有多優秀?一起來看看:
浙江大學 馮建東
馮建東,1992年出生,為浙江大學國家青年千人入選人員。浙大化學系2009級本科生,2013年本科畢業后前往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2016年,僅僅三年,馮建東就取得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目前正在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根據公開資料,馮建東在大三下學期就參加過美國化學會年會,并作分會場報告:大四年級上學期已發表兩篇五分以上一作論文。
2013年前往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讀博,并在三年內讀完博士。博士期間,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Nano Letters等頂級期刊發表四篇論文,其中兩篇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兩篇為第一作者。
此外,還獲得“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最佳博士論文獎、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生物工程系授予的“未來領導者”榮譽稱號等。
浙江大學 陳陽康
陳陽康博士在做報告
1990年出生的陳陽康,本科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勘探地球物理學專業2008級本科生?,F為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國際計算科學中心杰出博士后研究員,2015年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2018年,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
近五年,陳陽康博士致力于多正源地震成像地震波場傳播地震信號處理以及地震反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陳陽康博士近三年在lEEE TGRS、CJI、Computer&Geoscience、Geophysics、lEEE GRSL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總引用次數達到1100余次。陳陽康博士在SEG、EAGE 和AGU等發表論文80多篇,曾于2016年擔任SEG國際會議分會主席,先后受邀在國際合作學術報告40余次。目前為著名SCI期刊Computer&Geoscience副主編,Journal of Seismic Exploration編委,且常年擔任多個國際頂尖期刊和國際重要會議的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