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風俗之五:約會。
元宵節也被譽為中國的情人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未婚男女是不能隨便接觸的,但是過節卻可以 結伴出來游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情人相會。
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是這方面的名作之一。詞日: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這首相思詞,以少女的口吻寫成,詞中的今與昔、悲與歡互相交織,前后映照,書寫 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情。
辛棄疾有篇著名的《青玉案·元夕》詞: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干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所要表達的就是燈節狂歡夜、百度覓佳人。詞人抓住元宵燈節獨有的特征,以"東風"與"花"、"雨"的關系來寫火樹銀花的 燈市,但這都是陪襯,詞人要推出的主角是燈火闌珊處的"那人"。"尋他千百度"寫出了尋找者對愛情的執著。"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既寫出了尋找者見到意中人的驚喜與激動, 也寫出了"那人"的獨特品格和審美品位。
"飛花令"不過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游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元宵"則承載了這種趣味,在不同詩人筆下落得不同韻味。(記者 李月紅 實習生 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