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記者了解到,覆蓋全國中小學6—22周歲在校生的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將于9月開啟,調研項目包括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等。調研報告將于明年上半年公開出版。
近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民委、科技部、財政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工作,2019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測試抽查復核工作將同步安排。
調研和抽查復核工作在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轄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學、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中進行。調研和抽查對象為6—22周歲在校學生,涵蓋小學一年級至大學四年級共16個年級學生。調研和抽查采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方法,包括檢測項目和問卷調查。
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及抽查項目中,除身高、體重、肺活量、脈搏、血壓等基礎項目外,還包括50米跑、立定跳遠、握力、坐位體前屈等。另外,小學(6—12周歲)階段還包括50米×8往返跑、1分鐘跳繩等項目,中學生(13周歲—18周歲)和大學生(19周歲—22周歲)男生會調研引體向上、1000米跑,女生會抽查800米跑。
記者了解到,教育部等相關部門曾于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4等年份,組織開展了前七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為研究制定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政策文件提供了重要依據。
據悉,現場調研及抽查復核工作將于9月至11月赴各地進校組織開展,今年年底前完成數據錄入、審核和上報工作。2020年上半年,教育部將牽頭完成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并公開出版。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柳寶慶